曾出演《樱桃的滋味》《追风筝的人》等影片的伊朗演员赫玛永·厄沙迪(Homayoun Ershadi)于当地时间11月11日因癌症去世,享年78岁。
赫玛永·厄沙迪
赫玛永·厄沙迪于1947年4月25日出生在伊朗伊斯法罕。高中毕业后,他曾前往意大利留学,学的是建筑专业。返回伊朗后,他开始在建筑公司工作。1979年后,他选择远赴加拿大,在当地生活至1991年才重返故乡。起初,他和家人共同经营一家家具店。1997年,50岁的他被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相中,在电影《樱桃的滋味》中担任主演。
《樱桃的滋味》讲述一心想要自杀的巴迪,兜兜转转寻找帮他处理遗体的人的故事。按照阿巴斯在《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一书中的说法,为物色合适的主演人选,他几乎找了有一年时间。“某天我看见了赫玛永·厄沙迪——一位职业建筑师——正驾车穿越德黑兰,并在等红灯时敲打着车窗。开拍前,我和他共度了六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从未谈论过电影本身,尽管时不时,我们会谈谈他要演的角色。我只是想要慢慢了解他。”
赫玛永·厄沙迪在《樱桃的滋味》中。
作为导演,阿巴斯以爱用非职业演员著称,看中的就是他们自然、未经雕琢的演绎。《樱桃的滋味》筹备期间,他和儿子驾车在德黑兰四处乱转,自己驾车,儿子负责拍摄,将他一边开车一边絮絮叨叨的情景记录在录像带上。在给赫玛永·厄沙迪说戏时,阿巴斯并没怎么跟他对台词,反而就是让他看了这盘录像带,让他“把从录像带里吸收到的东西带入脑海,把他自己放到我的位置上”。
由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人生已彻底失去希望,因此在拍摄过程中,阿巴斯也有意打压赫玛永·厄沙迪的情绪。“他低落的情绪对于表演和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我甚至散布了一些狡猾的谣言,因为我知道这会传到他那儿。有一次,我告诉剧组,说我觉得他演得不太好,并要求录音师给他放一段我假装表达不满的磁带。”
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阿佳妮领衔的评审团开出了双黄蛋:《樱桃的滋味》与今村昌平的《鳗鱼》双双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按照时任戛纳掌门人的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日后在其回忆录中的说法,是评审之一的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力挺阿巴斯,甚至不惜搞了一些“阴谋诡计”,骗得评审团主席阿佳妮的支持,最终才让这部伊朗电影获得戛纳的最高荣誉。
第一次触电后,厄沙迪便一发不可收拾。翌年,他又出现在了达里乌什·梅赫尔朱伊执导的电影《梨子树》中,饰演创作遇到瓶颈的中年作家。该片曾在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获得银奖,作为从没接受过演员训练,年已半百才走上表演道路的新人,厄沙迪在该片中的演出再次得到媒体好评。
赫玛永·厄沙迪在《追风筝的人》中。
再往后,厄沙迪索性结束了在家具店的工作,全职当起了演员。2007年的《追风筝的人》成了他首次进军国际影坛的作品。该片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他在片中饰演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演技获得不少媒体影评人的肯定。导演马克·福斯特更是公开表示,赫玛永·厄沙迪的表演“浑然天成,许多演员依赖技巧,但他只依靠内心”。
赫玛永·厄沙迪在《猎杀本·拉登》中。
这次演出也为厄沙迪敲开了好莱坞及欧洲电影公司的大门。之后,他参演了西班牙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的作品《城市广场》,还在凯瑟琳·毕格罗的《猎杀本·哈登》里演过恐怖分子,在安东·寇班执导的间谍片《最高通缉犯》里饰演恐怖组织幕后黑手,几乎成了后9·11时代美国银幕上的异族威胁专业户。
晚年,赫玛永·厄沙迪不幸罹患癌症,逐渐远离银幕。当地时间11月11日,他终于还是不敌病魔,离开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