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1898年-1982年),近现代收藏大家,民国时期文艺圈的贵公子,集诗词、书画、京剧艺术及文物鉴藏于一身,曾捐出晋代书法名迹《平复帖》等大量国宝给国家;潘素,出身高贵,流落青楼,后遇张伯驹,两人携手书写出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澎湃新闻获悉,“文脉守望: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研究暨书法作品巡展”近日在上海马利美术馆对外展出。展览以文献、绘画、书法等形式,讲述张伯驹与潘素的收藏与艺术往事。
张伯驹,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他集诗词、书画、京剧艺术及文物鉴藏于一身。他生于1898年,父亲张镇芳是中国盐业银行的创始人。他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九岁能诗,诗词韵律熟稔于心,成为民国文艺圈的传奇人物,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溥仪兄长溥侗和少帅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
潘素
潘素,原名潘白琴,生于江苏一户书香世家,曾祖父是清朝状元宰相。她自幼学习琴棋书画,还弹得一手好琵琶。然而,13岁时,母亲病故,潘素被继母给卖到了青楼。
1935年,尚在上海滩游玩的张伯驹听说了潘素,一时兴起,想去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自此,张伯驹对潘素一见钟情,为其写下了“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的对联。即使潘素被军阀臧卓软禁在一品香酒店。张伯驹还是在好友孙曜东的帮助下,趁黑夜,买通卫兵救出了潘素,和她一起私奔,不久后在苏州迎娶了她。张伯驹原本有三房,后来把她们全部遣散,只想和潘素携手一生。
张伯驹新婚洞房时,见夫人潘素脱去礼服后着一身洁白素衣,便问道:“大喜之日,何着素装?”潘素回答说:“洁白如素是我的本色。”也是在那一年,潘素舍了白琴的名字,改名潘素,算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也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张伯驹与潘素
张伯驹与潘素
张伯驹与潘素的最知名故事与文物收藏相关。张伯驹被誉为“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他在国宝匮乏、家国负重之际,依然坚持以情怀与责任去护藏国家的文化记忆。在抗战时期,他遭遇绑架,绑匪要求巨额“赎金”,不然就撕票。那时,张伯驹收藏了许多的文物古籍,变卖一些后足以凑齐赎金。但张伯驹却说:“不许卖那些文物,也不许让外人知晓,要是敢动那些文物,我就是死了也不回去!”
潘素没有变卖掉丈夫收藏的字画,而是卖掉了自己所有的首饰,到处借债凑钱,最终把张伯驹给救了出来。虽然张伯驹被囚禁了八个多月,但他誓死保护文物的名声被传开,引来一众赞誉。
张伯驹捐赠的(西晋)陆机《平复帖》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许多重要的文物就是他们无偿捐赠的。其中,最知名的要属隋代名画《游春图》与晋代《平复帖》。张伯驹为了防止《游春图》流落海外,变卖家产,四处筹钱,买下这张国宝级的名画。而《平复帖》原由溥心畲收藏,经傅增湘介绍以四万元购得。之后,他们将收藏30余年的书画字帖交给国家,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据悉,他们接受了褒奖,但拒绝了二十万元奖金的领取。
张伯驹捐赠的(隋)展子虔《游春图》
褒奖状内写:“张伯驹、潘素两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之《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法书等共八件,捐献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部长沈雁冰。一九五六年七月。”
晚年,遭遇浩劫的张伯驹潘素夫妇,只能蜗居在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褒奖状
张伯驹与潘素不仅是文化艺术的追求者,更是中华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在展览开端的文献部分,观众可以读到张伯驹赴京剧殿堂的历程,也有他在文物鉴藏方面的坚定信念,也有新时代情怀下对传统艺术的反思。展览的后半段以书画展示的形式,呈现两人的艺术造诣。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张伯驹的创作体现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与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他的诗词创作如同清风明月,引领人们回望古典文学的精髓。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张伯驹的《丛碧词》、及其所组织的庚寅词社的创新探索。
张伯驹《中国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大庆》
张伯驹《生查子》
张伯驹的笔墨简淡,独具特点。主办方表示,探讨张伯驹的书法、诗词风格,首先不能忽视其对传统书法的尊重与创新。他的书法“鸟羽体”,其笔触潇洒自如,简练中透着深邃的意境。展览尾声处,则呈现了当代书法家从现代视角对张伯驹作品的书写,既是对传统书法的致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张伯驹《墨竹图》
潘素的艺术成就则主要集中在山水画上。早年,张伯驹发现潘素在绘画上的天赋后,曾请名师教其作山水画。后来,潘素潜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晚年更是四处游历,细细研究山水雪景。
潘素《湖山初雪》
潘素《蜀江烟树》
潘素《云峰红林》
周口师范学院副校长刘伟表示,张伯驹与潘素夫妇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书画造诣深厚,毕生致力于文物保护与文脉传承,功绩卓著。周口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荣宏君说,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贡献,体悟二位先生“以艺载道、以文育人”的精神追求与“守护文脉、传承经典”的担当。
张伯驹与潘素参观故宫后在护城河边留影
张伯驹与潘素在寓所对弈
据悉,展览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文联、周口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上海国韵双喜文化有限公司与马利美术馆共同承办。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