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卫生巾不卫生...
“拆开苏菲安睡裤,竟发现活虫在爬动”,10月24日,这条带着实拍视频的投诉帖瞬间引爆全网,品牌方虽迅速道歉,但消费者的信任已受到严重冲击。这究竟是偶发事件,还是再次暴露的行业隐患?
微杂谈 第15期
顶流品牌塌房,双11战场突生变数截至10月29日,据知微事见,该事件影响力指数63.6,超过59%的事件。而回顾过往,“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多品牌卫生巾被曝偷工减料”......这些事件因涉及女性卫生用品安全,影响力指数均相对较高,既反映了消费者对卫生巾健康风险的重视,也体现出了相关民生问题曝光后的高舆论关注度。
负面事件带来的行业变化
这场突发危机,给刚从“翻新卫生巾”“长度缩水”等丑闻中喘息的卫生巾行业,投下了又一枚重磅炸弹。当消费者以为“新国标落地+透明化生产”能筑牢安全防线时,苏菲事件撕开了行业信任的新裂口。于是,2025年双11的卫生巾战场,已不是传统巨头的天下——市场格局洗牌、舆情焦点转移、消费需求升级,三大变化正在重塑行业规则。
市场格局:传统巨头失势,新势力加速补位
据报道,今年双11卫生巾类目GMV目标208亿,同比增速16.2%,亮眼数据背后是新旧势力的激烈角力,苏菲事件如同催化剂,加速了市场格局的重构:
传统品牌集体受挫,头部阵营萎缩
今年双11卫生巾市场,苏菲因“活虫事件”陷入信任危机,2024年卷入“长度缩水”的ABC也未能收复失地,高洁丝等国际品牌增长乏力,传统头部品牌阵营持续萎缩。
新势力逆势爆发,改写增长曲线
传统巨头的集体失势,恰恰为新势力腾出了增长空间,新势力玩家的爆发式表现尤为亮眼:遥望科技联合黄子韬推出的“朵薇”,以“透明工厂+仓储监控” 的品控模式破圈,上线首日销售额即突破4000万;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首发14小时售出30万包;今年淘淘氧棉获得“消毒级卫生巾连续5年全国销量TOP1”。
舆情焦点:从“品质审视”转向“全链路追责”
如果说,2024年卫生巾行业的舆情关键词是“缩水”“造假”,那么,2025年的焦点则升级为“全链条安全”。
负面风向变化,矛头直指“仓储漏洞”
双11期间,卫生巾行业负面声量较节前激增,集中于苏菲“活虫事件”,核心争议从“生产环节”转向“仓储物流管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黑心棉”“尺寸缩水” 等传统问题投诉量较去年减少,新国标对生产端的约束已初步见效。
@兰格:他说生产中没问题,那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仓储?物流?经销商?严查!还女性健康!
@用户33290950439:苏菲的卫生巾绝对不达标 挣的都是黑心钱 我的使用感受就是用后,经血变少第一天变黑色,第二天变少,第三天直接就没有了 且下面很痒 很痛苦
@彬哥(肥牛):在这种大厂的生产线做过,都是封闭式,连手指都伸不进去,原材料都是上生产线之前才拆包装,真不明白虫哪里能进去?而且还是活的!
负面风向变化,矛头直指 “仓储漏洞”
双11期间,卫生巾行业负面声量较节前激增,集中于苏菲“活虫事件”,核心争议从“生产环节”转向“仓储物流管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黑心棉”“尺寸缩水” 等传统问题投诉量较去年减少,新国标对生产端的约束已初步见效。
@兰格:他说生产中没问题,那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仓储?物流?经销商?严查!还女性健康!
@用户33290950439:苏菲的卫生巾绝对不达标 挣的都是黑心钱 我的使用感受就是用后,经血变少第一天变黑色,第二天变少,第三天直接就没有了 且下面很痒 很痛苦
@彬哥(肥牛):在这种大厂的生产线做过,都是封闭式,连手指都伸不进去,原材料都是上生产线之前才拆包装,真不明白虫哪里能进去?而且还是活的!
正面话题绑定“全链路透明”,信任门槛再提高
朵薇的透明化探索极具代表性,其工厂部署多个摄像头实现24小时直播,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包装全程可见,消费者扫码即可“云监工”,这一模式迅速引发热议,印证“全链路可验证”已成为品牌建立信任的必备条件。
@Call-Me: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工厂可以做到这样
@憨憨辉哥:这一下打击了多少厂家!不透明不能购买
消费洞察:苏菲事件阐释的3个真相
从2024年的“不敢买”到2025年的“精准挑”,消费者的决策逻辑正在发生质变,苏菲事件更让这些变化成为共识:
1、决策核心:从“生产透明”到“全链条无死角”
“为全链路安全付费”已成常态,多数用户会主动核查“原料-生产-仓储-物流”全链路检测报告,单纯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占比持续收缩。
2、需求升级:从“能用”到“用得安心且适配”
技术安全感:对卫生安全要求更加严苛,成为很多消费者选择该品牌的的重要依据;
场景精细化:针对通勤、运动、夜间、产后等定制款增加,精准的需求适配,击中各类人群的核心痛点;
环保新偏好:可洗卫生巾虽有清洁门槛,但仍吸引当代年轻消费者尝试,“有机棉”“可降解”等关键词也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
3、行为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监督”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品牌“自说自话”,信任验证行为趋于常态化,主动扫码查看全环节监控、分享“开箱检测”视频并@品牌官方、核查检测报告、关注生产透明化的比例大幅提升。这一趋势催生了行业生态的创新,通过用户反馈,与产研直连优化产品迭代。
结语
从2024年ABC卫生巾被曝“长度缩水”引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质疑,到2025年315晚会揭露翻新卫生巾黑幕、苏菲安睡裤现活虫......短短一年多时间,作为女性刚需用品,卫生巾屡掀质量波澜,这些关乎女性健康的“贴身之物”,接连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戳中了公众的关注焦点,更折射出行业监管与企业责任的双重缺失。
这个双11,卫生巾行业销量榜的洗牌只是结果,信任体系的重构才是开始。对于品牌而言,接住消费者的“放大镜”,主动补上“监管漏洞”,扛起“健康责任”,把每一个生产、仓储、物流环节的安全做到实处,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如需各行业相关分析报告或咨询服务,请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营销、公关专属社群进行交流。
封面图源:AI制图
知微舆论场
知微事见
知微危机案例库
往期推荐:
在颜色与安全的博弈中,苏丹红越过了谁的底线?
成都小米SU7事故舆论发酵中,小米又被黑了吗?
景德镇城中的鸡排哥:瓷都的B面,很成功 | 微杂谈
小米对标苹果的舆论成绩单:高端化之路不易走|微杂谈
原标题:《苏菲“有虫”事件洞察:正值双十一,曝出产品质量问题致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