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公布的财报业绩 " 没有最爆表、只有更爆表 ",向来以波动剧烈著称的全球内存芯片行业显然正迎来一段持续的超级繁荣期,而这背后无疑得益于英伟达和 OpenAI 等企业推动的 AI 热潮。
以韩国三星电子、SK 海力士和美国美光科技、希捷科技为首的内存芯片制造商,正 " 享受 " 着 AI 模型训练与运行所需各类存储产品需求激增所带来的业绩爆发式增长!
研究机构 TrendForce 预计,作为存储芯片主要类型的 DRAM,明年带来的全行业营收将达到 2023 年周期低谷时的四倍以上——攀升至约 231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三星电子周四表示,其 7-9 月季度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 21%,达到约 86 亿美元。在有利的价格环境下,其芯片部门实现了创纪录的季度收入,营业利润增长近 80%,达到约 49 亿美元。
此前一天,SK 海力士也公布了创纪录财报,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至约 88 亿美元。该公司称存储市场已进入 " 超级繁荣周期 ",明年产能已全部售罄。
大洋彼岸的美国存储厂商同样业绩爆表。美光科技 9 月公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逾三倍至 32 亿美元,希捷科技周三公布的业绩也显示,第一财季营收达到 2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超过市场预估的 25.5 亿美元。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数据显示,内存芯片约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另一大类是逻辑芯片——包括英伟达生产的专用人工智能芯片 ( 图形处理器或 GPU ) 以及作为日常电脑和智能手机大脑中枢的 CPU。
在 AI 时代,高带宽内存 ( HBM ) 的专用内存需求激增,这种内存主要用于训练 AI 模型。HBM 将多层 DRAM 堆叠在一起,并与 GPU 结合,允许更大量的数据在内存和处理器之间一次性传输。这种内存与处理器的组合构成了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核心,当人工智能模型被赋予海量数据集并要求进行消化学习时,该服务器便承担起处理海量计算任务的重任。
今年 10 月,ChatGPT 开发商 OpenAI 与三星、SK 海力士签署意向书,将其纳入 " 星际之门 " 基础设施项目的先进存储芯片及数据中心合作伙伴。据 SK 海力士透露,OpenAI 每月对 DRAM 晶圆的需求量将高达 90 万片,超过当前行业 HBM 产能的两倍。
OpenAI 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在近期的演讲中,曾赞扬这两家公司是 " 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贡献者 "。
传统内存芯片也很抢手
事实上,对 HBM 的强劲需求在今年之前就已存在,但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那些传统内存芯片也很抢手。
亚马逊、Alphabet 旗下的谷歌和 Meta Platforms 等美国主要数据中心公司正在大量购买这些芯片用于传统服务器,而正如财联社此前所介绍的,传统内存芯片供应紧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存储芯片制造商目前主要在为 HBM 扩大生产线,从而挤占了产能空间。
虽然 HBM 是与 AI 最常关联的内存芯片类型,但用于常规服务器的传统内存芯片也对一些 AI 任务有用——特别是在 AI 推理方面,即调用训练好的模型来生成输出,例如聊天机器人对查询的回答。
花旗集团驻首尔的半导体分析师 Peter Lee 表示,对于推理中的某些任务,例如存储和检索大型语言 AI 模型中生成的大量数据,部署使用传统内存的服务器可能更具成本效益。Lee 指出,随着训练好的 AI 模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数据中心正在扩展内存以处理工作负载。
SK 海力士首席财务官 Kim Woo-hyun 表示,随着 AI 技术的创新,存储市场已转向新的范式,需求已开始扩展到所有产品领域。
SK 海力士表示,仅 HBM 市场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就将以平均超过 30% 的速度增长,并认为这还是保守估计。
在过往,存储芯片行业以其极端的繁荣与萧条周期而闻名。最严重的萧条之一就发生在几年前,当时疫情初期需求的激增消退,而 AI 热潮尚未完全展开。2023 年,SK 海力士曾报告了按当前汇率计算超过 60 亿美元的净亏损。
而眼下,业内普遍认为这轮超级周期不会很快结束。TrendForce 的高级研究副总裁 Avril Wu 表示,当前的内存供应紧张状况将持续到 2026 年,并可能持续到 2027 年初。
当然,一大风险在于,对于 OpenAI 等公司宣布的巨额长期基础设施支出计划是否会按计划实现,目前业界仍存在一些怀疑。
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半导体分析师 Sanjeev Rana 表示,"OpenAI 提出了一些疯狂的数字。对内存的需求将如此巨大,以至于当前的产能和计划中的产能将不足以满足需求。问题是 OpenAI 能否达到其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