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一供热民企30年特许经营权5年作废,投3.7亿遭强行接管,住建局称供热质量有问题

甘肃岷县一供热民企30年特许经营权5年作废,投3.7亿遭强行接管,住建局称供热质量有问题

2025-10-30 动态更新

近日,甘肃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 ( 简称 " 宏源公司 " ) 董事长张永向大象新闻 · 大象帮反映,他通过政府招商引资途径前往甘肃进行投资,并与岷县政府签订了 30 年供热项目的特许经营协议。此后,企业陆续投入 3.7 亿元,保障了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的需求。然而,仅经营 5 年时间,宏源公司便被政府主管部门以一纸文件强行接管,大象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民企获得甘肃岷县 30 年供热特许经营权 先后投资 3.7 亿元

张永与甘肃岷县的纠葛始于 2018 年。当年,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宏源公司与甘肃岷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岷县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建设项目合作投资协议书》,岷县人民政府授权岷县住建局与宏源公司签订《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授予宏源公司在该协议有效期内,在岷县县城老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内,独家享有供热业务的经营权利,期限为 2018 年 8 月 24 日至 2048 年 8 月 23 日。

签订协议当年,宏源公司便开始供暖。在随后的 5 年时间里,基本保障了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的需求。" 此后,公司先后投入 3.7 亿元资金,建设更新了覆盖全城区域的管网合计 40 余公里,建设改造换热站 20 余座。" 张永说。

专项债引发供热乱局
特许经营权名存实亡

2020 年上半年,宏源公司在为后续建设筹集资金过程中得知,国家财政部有规定,政府专项债可用于供热项目建设,不仅利息低且还本付息周期长,能缓解公司后续建设资金压力。

" 我将这一信息汇报给了县领导,过了十几天,回话过来说‘民营企业不能使用这个专项债’。" 张永很失望,无奈只好另想办法。

" 过了快三个月,岷县住建局负责人找到我,让公司出一个证明,证明我们和政府的城投公司成立了一个联合公司,共同负责城区的供热。有城投公司参与,就可以申请发行政府供热专项债。" 张永说," 我当时就表明,这笔钱发下来归我 ( 公司 ) 使用,那可以出这个证明 ; 如果不给我 ( 公司 ) 使用的话,那我不能背这个债务。结果就不欢而散。"

这之后,张永就明显感到,岷县的相关部门对待宏源公司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又过了几个月时间,张永意外得知,岷县居然申请下了供热专项债,筹集的资金由岷县住建局投资 1.3 亿元建设 1 台锅炉,同年又由所属县城投公司建设 2 台锅炉及相关设施。" 从那时起,城区集中供热经营事实上就形成了住建局、县城投公司和宏源公司三足鼎立的混乱局面,住建局承诺给予我公司特许独占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名存实亡。" 张永说。

1.65 亿亏损压顶
宏源公司揭 " 人情暖 " 内幕

这期间,受煤炭价格飙升和疫情的冲击,为了保障城区供热,宏源公司负债累累,一度亏损达 1.65 亿元,经营举步维艰。

" 供热价格由政府定价,但煤炭价格却受市场波动影响。在 2018 年接手时,当地煤炭价格仅为 580 元 / 吨,但随后价格持续攀升,到 2020 年更是飙升至 1900 元 / 吨。" 张永表示,同一时期,全国不少供热企业也都出现了亏损的现象。

" 我们公司亏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用户拖欠暖气费。" 张永说," 我们总共有 3 万多用户,每年都有 1 万多户的欠费收不上来。"

张永介绍,在岷县,虽然也是采取先收费后供热的政策,但由于这里冬季温度会降至零下 20~30 ℃," 政府要求我们在供暖期开始前几天就开阀供暖,没交暖气费的也不能关阀。一关他们就会借着这个闹事,然后说冷啊或者是冻出事了,导致不交钱也必须供热。"

此外,宏源公司的工作人员还介绍了岷县供热的另一特色—— " 人情暖 "。

" 这 1 万多欠费户里面有将近 1000 户,是人情关系户。一些领导给我们董事长、总经理打招呼不收暖气费,要给个‘人情’。甚至还有一个法院工作人员直言‘已经几年没交过暖气费了’。" 宏源公司办公室曹主任说," 如果不免除的话,我们做工作可能就会受到阻碍。" 曹主任给记者看了她统计的 " 人情暖 " 名单,上面不乏某某局长、某某主任的名字和他们的住址。

" 我们四处举债苦苦支撑,保障了岷县的供热。到了 2022 年尾,岷县的一位副县长范正鹏找到我,问能不能成立一个由城投控股的公司,意思就是让城投公司来控股我们公司,这个时候眼看疫情就要结束,我们也算是看到了曙光,就没同意,看我态度坚决,人家也就没再谈了。" 张永说。

一纸文件供热民企被强行接管

2023 年,煤炭价格回落,宏源公司也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然而一纸律师函却将他们打蒙了。

"2023 年 6 月 13 日,在没有主管部门任何口头或书面通知的情况下,有几个人到我们公司门口贴了个东西,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发的一个通知,通知取消我的特许经营权。" 张永说。

这份关于解除《供热特许经营协议》的律师函,是甘肃融通律师事务所受岷县住建局委托出具的。律师函称,鉴于宏源公司涉诉多、负债高、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 ; 群众投诉量居高不下,对供热现状极为不满,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依据民法典、住建部等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已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构成违约 …… 违法、违约行为已严重影响岷县供热保障,危及公共利益,且会导致《特许经营协议》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据此," 自贵公司收到本律师函之日起,解除岷县住建局与贵公司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并收回集中供热经营权。"

对此,北京浩天 ( 郑州 ) 律师事务所张建明律师认为,该行为在法律上不产生解除协议的法律效力。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属于典型的 " 行政协议 ",兼具行政性与合同性。其解除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和实体要求。" 收回特许经营权 " 属于行政许可的撤销或撤回,需由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程序作出正式行政决定,而非通过律师函这一民事领域的沟通工具实施。律师函的本质是 " 委托代理意见 ",不具备行政决定的强制力与公信力,不能替代行政机关的书面行政文书。所以岷县住建局以律师函解约的行为,属于程序严重违法。

一个月后,2023 年 7 月 7 日,岷县住建局下发《关于接管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的通知书》,7 月 12 日上午 9 时许,岷县城区集中供热问题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进入宏源公司接管并封存宏源公司资产。

7 月 27 日,岷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县住建局解除与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签订的《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并收回其特许经营权。转交给城投公司旗下的公司运营。

住建局认为民企供热质量存在问题 张永:3 万多用户仅有 100 余件投诉

" 宏源公司供热质量存在问题。"2024 年 5 月 22 日,岷县住建局副局长刘明珠曾表示,自 2020 年以来,群众关于供热的投诉多达 100 余件,其中网上投诉 11 件,信访大厅投诉 45 件,群体信访 22 次,赴省市信访 3 件。

对此,张永回应称:" 任何公司,特别是服务性企业,都难免会面临投诉,我们服务着 3 万多名用户,官方统计 100 余件投诉,我公司在定西市 23 家供热公司中投诉涉访率排在倒数第二,若这样的服务水平仍算不合格,那整个定西市恐怕就没有合格的供热企业了。"

至于负债问题,张永表示,这是企业自身经营行为," 供暖企业前期投资过大,需要时间来摊平成本,再加上外部市场因素导致出现负债,这都是正常的,所以才需要 30 年的特许经营权来作为保障。"

宏源公司质疑:
企业被强占是否为了应付审计 ?

" 住建局为什么急着强行接管,取消我们的特许经营权呢 ? 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当年 ( 2020 年 ) 的供热专项债问题。" 张永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这个供热专项债,申报单位需持有效供热经营许可证,且近三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我们签了 30 年独家供热经营权,岷县其他的企业是没有供热经营许可证的。他们是咋申请下来的呢 ?"

据张永了解,2023 年,定西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岷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进行了审计,其中就包括岷县住建局和城投公司的锅炉设施项目。

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岷县城投公司实施的岷县城区集中供热二号热源厂建设项目等 6 个项目未根据专项债券实施方案的要求投入自有资金,未落实资金平衡方案融资要求,仅依靠专项债券资金建设项目,无铺垫流动资金,形成实物量存在风险。建议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项目谋划,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运并发挥效益,防止形成 " 半拉子 " 工程。

" 这个 ( 供热专项债 ) 是要还的,三年要还本付息,每一年可能要还几千万。2020 年申请,2023 年正好要开始还款。" 张永无奈表示," 审计要求‘多方筹措资金’,结果当年主管部门就强行接管了我们投资 3 个多亿的民企。"

事情发生后,张永四处奔波,向上级反映问题,希望能要回自己的企业。

" 通过律师给县政府、县人大、政协发了两次律师函,没有任何反应。我到了甘肃省政府信访大厅,回复是已转到了定西市信访局处理,定西市信访局又转到了岷县信访局,岷县信访局又转到岷县住建局去了,我们举报的就是住建局,它会自己处理自己吗 ? 我们是老百姓啊,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甘肃岷县一供热民企30年特许经营权5年作废,投3.7亿遭强行接管,住建局称供热质量有问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