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按: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亚太地区 21 个经济体领导人将相聚庆州。此次峰会的最大看点,无疑是中美元首将展开的互动。
如何看待这场备受期待的中美互动?香港《大公报》前副总编辑周德武向直新闻来稿。他认为,从 75 年前朝鲜战场的军事较量,到今天贸易、科技领域的激烈博弈,中美关系正处在 " 战略相持 " 的新阶段。尽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延续其强势作风,挥舞 " 关税大棒 " 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压制,但中国通过有效的精准反制措施展现了强大韧性,迫使美方在谈判中放软身段。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两国依然深度相互依存," 脱钩 " 不现实。此次在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朝鲜半岛举行元首会晤,是为两国紧张关系寻求 " 休战 "、并探讨未来和平相处之道的关键契机。在当年 " 立国威 " 的朝鲜半岛,中国也将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与智慧。
75 年前的 10 月,中美两国的军队在朝鲜半岛展开激烈厮杀,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顽强意志力打出了国威,完全超过了美国的预估,经过近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最终迫使美国不得不在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中签字。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由此感叹:" 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
75 年后的今天,中美两国的元首将齐聚朝鲜半岛,这一次不是为军事战而来,而是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时的中美两国正在经贸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双边贸易战已经进入新阶段,中美两国在芯片和稀土问题上接近摊牌。自 2018 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美国不仅没能绞杀中国,反而让中国越战越勇,愈战愈智慧。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仍像第一任期那样任性,动辄挥舞 " 关税大棒 ",不过中国不再被动防守,而是出台系列反制措施,让特朗普措手不及。特别是 9 月份以来,美国商务部出台了穿透式对华高技术新管制措施,涉及上千家中国高科技公司。此外,美国还准备对中国制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港口停靠费,中国不得不作出强力反击,对稀土等战略资源实行进一步规管,不仅打痛了美国,也让追随美国的所谓盟友尝到了助纣为虐的苦果。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没想到中国这么干,甚至扬言取消中美首脑会晤,要对中国再加 100% 的关税,让美国股市大幅度波动,特朗普自家的加密货币也有 30% 左右的跌幅,这是特朗普所无法承受的。于是他不得不放软身段,表示他 " 不想伤害中国,而是希望帮助中国 "。他同时表示中美首脑会晤的筹划仍在议程之中,这才让市场的紧张气氛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当地时间 10 月 25 日至 26 日,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展开了第五次面对面磋商,磋商达成基本共识,为中美贸易休战制定了政策框架。据《华尔街日报》10 月 28 日的报道,美方不仅不再提 100% 的关税,而且有意将 " 芬太尼关税 " 从 20% 削减一半,看来特朗普这一次或将不得不为这场贸易战签订休战书。正像《纽约时报》10 月 27 日的一篇文章所言:" 特朗普试图解决一场由他自己制造的危机并为此邀功 "。
中美两国元首即将在时隔 6 年之后再次面对面会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两国首脑的通话进行过多次,但是两人见面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仍为国际社会所津津乐道。10 月 27 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话时表示,中美关系牵动世界的走向,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长远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都是世界级领袖,长期交往、彼此尊重,已成为中美关系最宝贵的战略资产。他希望双方相向而行,为中美高层互动做好准备,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条件。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强势回归白宫,在对华政策上显然拥有决定性作用,虽然他的身边有着一大批对华强硬派,并在出台反华政策方面伺机而动,但迫于特朗普的政治威慑,他们也只能循着特朗普 " 大交易 " 的思路,与中国进行周旋。据报道,像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之流基本上与决策圈保持着足够远的距离。由此可见,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发挥中美首脑的引领作用对于稳定中美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特朗普上任 9 个月以来,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战场搞了许多大动作。在国内掀起 " 常识革命 ",回归传统价值,强力驱赶非法移民,并采取一切手段促进制造业回归,夯实民粹主义的社会和群众基础。特朗普也把家族利益与美国国家利益进行深度捆绑,力推加密货币,让家族财富迅速累积。作为商业出身的他也是明人不作暗事,大大模糊了美国商业与道德界限,让全球的美国民主推崇者们无地自容。
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采取 " 胡萝卜加大棒 " 的策略,对一些国家恩威并施,积极介入世界热点,并取得了局部成功。不过,美国《政客》杂志发表文章称,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是冒险之旅,不像出访中东和英国那样胸有成竹,亚洲之行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特朗普能够吹嘘的东西实在不多,甚至是他一年来最没有成就感的领域,相反还有着强烈的挫折感。
中美博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两国手中都有不少筹码。中美贸易战是在 2017 年 12 月美国发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视中国为主要敌手的大背景下发动的,既体现了特朗普对关税的个人偏好,也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特朗普通过贸易战,强买强卖,大搞所谓的 " 交易艺术 ",并对中国一些高科技公司进行限制。以期将中国永远置于美国的后视镜之中。虽然拜登一再批评特朗普,但是在其执政之后继续维持对华关税措施,甚至在构筑 " 小院高墙 " 方面变本加厉。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扬言对他任期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情况启动 301 条款的调查,无疑是为下一阶段中美贸易谈判积累更多筹码。特朗普前不久还扬言,美国考虑进一步限制美国对华软件出口,甚至包括限制美国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为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埋下新的伏笔。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打这场贸易战也是生不逢时。套用朝鲜战争的话说,美国是在错误时间、错误领域,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特朗普虽然手中仍有不少筹码,但更多的还是虚张声势,否则华尔街也不会给他取了 "TACO" 的绰号。特朗普先眨眼的情况实在太多,十年前一些经济专家就指出,中国的房地产与美国的股市是两大 " 灰犀牛 ",美国股市的繁荣从 2009 年算起已经持续 16 年,中国前几年已经主动戳破了房地产泡沫,显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而美国没有勇气刺破股市泡沫。美国 AI 泡沫横飞,七巨头的市值占据了美国股市的半壁江山,除了 " 卖镐头 " 的英伟达之外,其他 AI 公司投入基本上成为无底洞。市场一直在寻找股市调整的借口,一有风吹草动,有如惊弓之鸟。这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最大软肋,所以,特朗普在出台对华经贸政策时不得不投鼠忌器。
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发表评论员文章称,特朗普的外交风格决定了他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因为与中国的较量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而不是在制造戏剧效果,它需要的是治国之道,而非作秀;需要的是耐心,而非虚张声势。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政治学者亨利 · 法雷尔表示:美国和中国现在显然 " 处于一个更加微妙的相互依存阶段 "," 中国确实开始想办法借鉴美国的策略,并在某种意义上比美国更好地玩这场游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丁 · 乔泽姆帕认为," 美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绕过中国的稀土管制,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个大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美国重构稀土供应链可能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显然,中美之间都在与时间赛跑。美国对华鹰派呼吁建立 " 经济北约第五条 "。即联合所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所谓 " 经济胁迫行为 " 进行反制。拜登时期的一批重臣更是最近频繁发文,呼吁特朗普联手制华,而不要单挑世界。
毋庸置疑,美国正迎来共和党执政的长周期。无论是特朗普执政还是万斯等其他新生代将来占据白宫,他们都将继续高举 " 振兴制造业 " 的大旗,这是引领美国民意的基础性工作,而提高关税是立竿见影的一张牌,特朗普不会轻易放弃,更会贯穿特朗普任期的始终。但关税牌的边际效应正在显现,也把特朗普推入了尴尬的境地,所以美国对华强硬派正在推动特朗普大搞 " 大院深墙 ",美国 9 月份的新动作便是最新一例。
1993 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中美两国首脑会晤让中美关系从低谷中走出,为中国赢得了一个难得战略机遇期。32 年之后,中美两国元首在朝鲜半岛会晤,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朝鲜半岛是最能让美国保持清醒的地方,中国人在这里上演了惊天地、泣鬼神、立国威的传奇,这是对特朗普的另类刺激。《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转向彻底冲突、摩擦加剧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场斗争将决定 21 世纪的走向。但残酷的现实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和中国仍然相互依存。贸易战不符合双方利益,至少在短期内双方脱钩不现实,华盛顿和北京最好重启对话。中国多次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其他战争更是这样,既然如此,特朗普万里迢迢来到亚洲,更应与中国领导人坐下来,深入讨论两国的和平相处之道,而不是搞其他排斥中国的大、小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