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10月29日,有消息称,多家消金公司近期接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要求新增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20%。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消金公司已经收到了上述通知。
“一些公司已经收到了通知,还有一些公司暂时没有收到,但大概率是一盘棋,不会有特殊对待情况。”北方某消金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现在很多细则还没有落地,都是口头通知的,没有正式的文件。是单笔还是平均成本不超过20%?是IRR(内部收益率)还是APR(内部收益率)计算口径,这些还没有明确,只是知道是这个方向。”中部某消金机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另外有消金公司高层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据说监管有落地的时间表,大概是12月中下旬,且是单笔无新增20+。是窗口指导,没有文件,各地分局在做指导。”
这会对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上述消金高层人士说,这会导致机构风险上升利润下降,可能引发裁员。
也有不便具名的消金机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那些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弱、专业能力不足的机构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这个过程虽然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长期来看,通过提升行业整体专业度,无疑将促使市场回归更加规范和健康的轨道。
“在此番市场出清的过程中,风险开始从体系内最薄弱、适应性最差的尾部机构,逐步向中型机构,甚至向上游的银行机构蔓延。这种传导可能体现为合作链条断裂引发的资产质量压力、风险共担机制下的损失分担,以及整体市场信用环境的收紧,构成了当前阶段不容忽视的挑战。”上述消金机构人士进一步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若消息为真,行业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行业分化加剧、继续出清,利好风控能力强、资金成本低的头部机构,以及流量大的头部助贷机构。对行业来说,还将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和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真正开始探索进行风险定价。对客户端来说,监管也旨在进一步降低用户端的压力,使借款人受益。
“另一方面,未来行业多头共债风险恐持续暴露,在行业风险整体累积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风险,也是机构们整体要面临的问题。”王蓬博说。
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综合融资成本的压降能够为降低金融消费者利率负担,但对于行业机构尤其是持牌消金中尾部机构而言将存在不小的挑战,此类机构在负债端缺乏低成本资金的公开获取渠道,在资产端相较头部机构而言又具有较高的定价水平,短期内将面临利率调整压力。
有助贷机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如果资金来源是消金,会直接受到影响,“市场上除了最头部的大厂巨头,很少有机构能做20%以下的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