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方面成功试射了一款核动力巡航导弹 " 海燕 ",迅速取代了此前乌方向美国索要的 " 战斧 " 导弹的风头,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就在 " 海燕 " 成功试射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态称,乌方愿意参与美俄乌三方谈判,只要谈判地点不在俄罗斯或白俄罗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资料图)
据总台记者 28 日获得的最新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态称,他支持能够为乌克兰带来积极成果并促成俄乌冲突结束的美俄乌三方会谈的举行,并且表示,乌方不在意会谈地点,只要不在俄罗斯或白俄罗斯举行。
泽连斯基此番有关和谈的发声,恰好处于俄方公布 " 海燕 " 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后不久。
总台记者 27 日获得的消息显示,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及其盟友已同意 " 在未来七至十天内制定一项停火计划 "。按照 28 日泽连斯基公布的最新消息,乌克兰与欧盟国家的顾问将在本周举行会议,讨论结束俄乌冲突计划的主要内容。
而在一周前的 10 月 21 日,乌克兰、英国、德国、法国等 17 国联合发表声明,支持通过谈判推动俄乌停火,并强调国际边界不应以武力改变。另据欧盟外交官透露,欧盟正与乌克兰联合提出一项 "12 点建议 " 方案,核心是推动俄乌沿当前战线停火,意图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取话语权。
针对当前欧洲与乌克兰方面提议立即停火的情况,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 26 日的一档专访节目中评论称,欧洲提议的 " 立即停火 " 只是想为补充乌克兰的武器库存争取时间。
拉夫罗夫认为,乌欧突然的立场转变,仅仅是因为当前乌克兰在前线处于劣势,此次有关立即停火的提议,不过是 " 前线战局变化引发的摇摆 "。
" 战斧 "、俄美元首会晤、 " 海燕 "
美俄乌三方 " 斗法 " 工具一变再变
自 9 月底,乌克兰向美国寻求 " 战斧 " 导弹以来,有关俄美乌三方围绕相关议题引发的 " 斗法 " 便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有分析认为,美国是否向乌克兰提供 " 战斧 " 导弹,已经不仅仅是军事武器上的问题,而成了美俄乌三方博弈的特殊棋子。
不过就在这两天," 战斧 " 没了下文,美俄首脑是否会晤、俄罗斯试射 " 海燕 " 成了新的博弈点。
本月 16 日,俄美元首电话会谈商定在布达佩斯举行会晤。22 日,特朗普表示,现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 不合适 ",所以取消了和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资料图)
在俄罗斯方面推进俄美元首会谈受阻的同时,俄方在 26 日对外透露,配备核动力装置、具有超远射程的 " 海燕 " 巡航导弹试验的关键任务已全面达成。
有分析指出,俄方释放 " 海燕 " 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是对美及北约施压。
北约自 13 日至 22 日在荷兰举行了大规模核演习。美国则正在构筑 " 金穹 " 导弹防御系统。俄方公布的数据显示," 海燕 " 核动力巡航导弹测试时在空飞行约 15 小时,飞行 1.4 万公里,且并未达到极限射程,成功验证了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方此举显然感到不满,27 日时,正在亚洲进行访问的特朗普直截了当地表示,俄方此时试射 " 海燕 "" 不合适 ",他认为俄罗斯应致力于结束俄乌冲突,而不是试射导弹。
按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27 日的表态," 海燕 " 的试验不应影响俄罗斯与美国的互动,俄罗斯对接触持开放态度。有分析认为,俄方旨在利用 " 海燕 " 的成功试射,促使美国重回谈判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