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发布播客调查报告:用户愿投入较长时间收听,且倾向深入互动

复旦发布播客调查报告:用户愿投入较长时间收听,且倾向深入互动

2025-10-25 动态更新

你有收听过播客吗?播客听众有什么特点?用户画像和其他媒介有什么区别?

10月25日晚,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对话的力量”——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调查显示:播客主播以女性为主(66.8%)、平均年龄 31.7岁,近90%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听众中,女性用户占比高达68%;年龄上,青年是绝对主体,18-35岁的用户占比超过83%,其中25-35岁的核心用户群占45.17%;在地域和职业特质上,用户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达58%,其中白领(45%)和学生(29%)为最活跃群体。

调研还表明,播客听众不仅愿意投入较长时间收听,并且倾向发表长篇幅的评论、进行深入互动,挑战了传统认为短视频时代用户倾向快速信息消费和被动接受算法推荐的刻板印象。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发布《“对话的力量”——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供图

报告以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面的中文播客主播问卷调查为基础,回应当前都市人普遍缺乏连接和对话的现实问题,并为理解播客新媒介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提供经验和启示。

在媒介使用行为上,播客用户的首要特征在于深度参与。播客单集平均时长达59分钟,但仍有61.5%的用户会完整地收听一个单集。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79分钟,在发表过评论的用户中,人均评论字数为432字。更重要的是,这些互动并非单向留言,23.7%的单集评论区出现了多轮对话。对于收听超过100小时的重度用户,其评论意愿更是高达49.2%。此外,用户跨分类探索新内容的特点鲜明,近半数用户订阅超过10个不同分类的节目,在月收听100小时以上的重度用户中,这一比例超过80%;每周有近40%的用户会尝试收听新节目,接触新内容。这表明,播客听众不仅愿意投入较长时间收听播客,并且倾向发表长篇幅的评论、进行深入互动,同时积极拓展自己的信息圈、打破“信息茧房”,挑战了传统认为短视频时代用户倾向快速信息消费和被动接受算法推荐的刻板印象。

中文播客主播对于播客的公共价值,呈现高度共识。主播对“呈现多元观点和声音”认同度均值高达4.72(5分制,下同),对播客应“关注公共利益”(4.13)“为弱势群体发声”(4.31)“参与社会热点讨论”(4.08)均高度认同。此外,多数主播的订阅人数有限、播客亦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内容创作和个人兴趣是其投身播客的主要动力。如何扩大影响力、实现商业回报、维持整个播客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是一个挑战。

报告认为,播客已成为支撑个体间互动、创造公共对话、维系异质社群的重要载体,以小群体之间的自由对话,回应当前都市人渴望真切交流的需求,重塑城市生活缺失的“地方感”,将激发都市社会的创新活力。

此外,“媒介学:智能时代的都市社会——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5)”于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这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一年一度全国性学术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十九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复旦发布播客调查报告:用户愿投入较长时间收听,且倾向深入互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