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第十一届“北阁对话”年会。今年“北阁对话”主题是“全球政治趋势与美国霸权的命运”。
24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全球发展趋势与美国霸权的命运”公开论坛。来自多国的外交官与资深学者就如何理解美国对外战略变化及其影响、如何应对全球秩序的新趋势等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者认为,当前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给全球和地区局势造成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欧洲和美国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中东地区冲突激化给全球安全造成重大冲击。面对这些变化,中国继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全球的稳定和发展。与会者倡议,在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基础上,相向而行;世界各国应该协调合作,促进全球安全与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除中美关系外,特朗普政府在其他地区的对外战略也成为论坛焦点。这些战略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地区秩序的潜在影响,引发与会者与听众的深入讨论和剖析。
10月24日下午,“全球发展趋势与美国霸权的命运”公开论坛:分论坛一现场。左二为罗伯特·布莱克威尔。本文图片均为主办方供图
美国对印战略发生变化?
印度长期被认为是美国在地区战略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然而,近段时间,无论是在关税还是有关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对印度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
在24日下午的公开论坛上,就有听众提问“美国的对印政策是否发生改变,印度是否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遭到针对”。
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前驻印度大使罗伯特·布莱克威尔分析认为,“印度政府难以再信任特朗普在其总统任期内的作为,但这并不影响印度的整体战略利益。美印关税问题就有望在双方妥协下迅速得到解决。”
据《印度时报》10月24日报道,印度和美国迄今已就双边贸易协定第一阶段的讨论举行了五轮谈判。消息人士向印度报业托拉斯透露,印度与美国已在大多数问题上找到共同点。该官员表示:“就协议而言,我们已经非常接近达成一致。”他还强调,两国仅剩下极少数分歧尚待解决,谈判过程中并未出现新的障碍。
与此同时,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24日在德国出席活动时表示,“我们正在与美国谈判,但不会仓促达成协议,也不会在设定期限或被迫压力下签署任何交易。”当被问及公平贸易条件时,他回答说:“我认为,印度从未基于国家利益以外的任何因素来决定谁是朋友”。戈亚尔还表示,审视贸易协定时应从长远角度出发。
布莱克威尔在24日的论坛上指出,并不是只有印度遭到特朗普政府的“粗暴对待”,“从长远来看,美印会回到原先合作的轨道上来”。
此外,他毫不避讳地说,“美印双边关系的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中国的关切”。他指出,“亚洲的稳定因素之一在于中印关系的质量”。“中国、印度加强双边合作,我对此表示赞赏,但这不会改变印、美对中国发展的关注。”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印度前外交秘书、印度前驻华大使希夫尚卡尔·梅农坦言,鉴于印中复杂的历史关系,必然会有合作顺利的领域,也会有合作不畅的领域。
但是,他也明确说道,“从管控双边关系的实际效果来看,我们(印中)已经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两国政府在公开场合对彼此的表态都非常谨慎,双方互动也很克制。我对两国关系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梅农在最后强调,中印在国际组织中合作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我们能否共同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这才是重中之重。”
尽管艰难,美俄仍将继续对话
就在几天前,特普会“急踩刹车”。也是在同一天,美国财政部10月22日宣布将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实施制裁。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举动再次引发外界对美俄关系、俄乌局势的强烈关注。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特朗普22日称,取消美俄领导人近期会晤计划的原因是“目前会晤不会取得成果”,他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未来某个时间”会晤。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在24日的论坛上指出,在解决俄乌问题上,特朗普一开始就主张“胡萝卜加大棒”并行。“起初,特朗普先递‘胡萝卜’,给俄罗斯一些合作通道,试图改变俄方的收益计算。而现在,他(特朗普)认定‘该抡大棒了’。”
美国麦克拉迪联合顾问公司副主席、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分析认为,此前特朗普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与普京进行“较为轻松”的谈判的可能性。“他(特朗普)对在当前局势下达成令人满意的谈判前景,已变得不再乐观,可能比他预想的要困难得多,因此必须施加更大压力。而无论是制裁还是取消会晤,正是施压的具体体现。”
24日下午,“全球发展趋势与美国霸权的命运”公开论坛:分论坛二现场。左二为约翰·内格罗蓬特,右二为科尔图诺夫。
10月23日,普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对俄实施新制裁旨在对俄施压,但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新制裁显然是不友好举动,无助于加强刚开始恢复的俄美关系。”同时他认为,如果俄美能“就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长远未来展开严肃探讨,双方将在诸多领域拥有合作空间”。
不过,科尔图诺夫也指出,目前特朗普仍未授权乌克兰用“战斧”巡航导弹打击俄纵深目标,也表示希望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持续太久。“特朗普和普京都相信可以继续对话,尽管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对话。”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3日,美国白宫表示,美俄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并非完全不可能。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认为总统和整个政府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举行会晤,但我们希望确保这次会晤能够取得切实的积极成果。”
而从俄罗斯视角来观察,科尔图诺夫直言,“俄方不想与特朗普政府‘撕破脸’。俄方措辞谨慎,避免直接批评特朗普,而是将谈判受挫的责任推给了欧洲国家和乌克兰领导层,称‘我们理解特朗普正面临巨大压力,但仍继续努力与美方达成某种共识’,这是推进此事的唯一途径。”
当地时间10月24日,负责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事务的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俄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已抵达美国,继续俄美对话,并称此访由美方邀请。德米特里耶夫当天表示,欧洲国家利用各类手段破坏俄罗斯与美国间、普京与特朗普间的直接对话。他此次将与美方讨论如何继续开展双边对话,使美方尊重俄方利益和普京总统的相关立场。
就在德米特里耶夫抵美的前一天(23日),普京强调,俄罗斯始终支持继续对话。他同时表示,如果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草率对待此次会晤、致使会晤无法取得预期成果,将是一个错误。
“对特朗普而言,要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任务艰巨,因为只有乌克兰远远不够,还需要欧洲参与。欧洲大国并不热衷于看到一份既反映特朗普立场,也体现普京立场的妥协方案。”“因此未来注定有很多波折障碍。”科尔图诺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