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谈兵|曾经看不上“空中小摩托”的美军,为何吃“回头草”?

讲武谈兵|曾经看不上“空中小摩托”的美军,为何吃“回头草”?

2025-10-23 动态更新

近日,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指挥官詹姆斯·巴塞洛缪少将在美国陆军协会年度研讨会上表示,美国陆军急需装备大量类似于俄罗斯“天竺葵”-2/伊朗“沙希德”-136这样更加简单廉价、适应性强且能够快速大规模生产的远程巡飞弹。他承认,在这一方面,美国陆军已经远远落后于伊朗、俄罗斯等其他国家。

“沙希德”-136等远程巡飞弹在冲突中大量使用也引起了美军的关注。由于这类型远程巡飞弹(也被称为自杀式无人机)采用了摩托车常用的二冲程发动机,整体价格远低于巡航导弹,因此,被外界称为“空中小摩托”。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美军巡飞弹发展

从世界巡飞弹的发展溯源来看,以色列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发这一新型制导武器的两个国家。20世纪80至90年代,为了满足作战需要,以色列首先研发装备了用于反雷达的诱饵无人机以及自杀式无人机,比如空射型的“黛利拉”以及陆基车载型的“哈比”,这其实就是如今大行其道的巡飞弹的雏形。虽然这些早期型巡飞弹只能执行反雷达、反辐射作战任务,用途过于单一,但是其融合了无人机与巡航导弹两者优点的设计理念在当时来说还是非常先进的。于是,美军受此启发,也紧跟其后启动了本国先进巡飞弹的研发历程。

美国第一种正式研发的巡飞弹型号就是由美国空军主导的LOCAAS,其英文简称翻译为中文就是“低成本自主攻击系统”,国内业界根据其发音也称之为“洛卡斯”巡飞弹。该型巡飞弹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发,由于主要装备于美国空军,因此最初采用机载发射设计,以集束的形式安装在SUU-64型战术弹药布撒器内,F-16、F-22、F-35、B-1B、B-2A等飞机。此外,为了能够得到美国陆军的订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将“洛卡斯”巡飞弹集成在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的子母战斗部内,可由M270模块化火箭炮发射。

“洛卡斯”巡飞弹可采用不同类型的导引头。

从外形尺寸和重量来看,“洛卡斯”属于小型巡飞弹,全长0.79米,翼展1.18米,重45千克,巡航速度370千米/时,飞行时间0.5小时,巡飞高度230米。这些技术参数在今天看来并不出众,但是其采用的诸多先进技术至今仍不过时,比如其装备的多模战斗部可以根据打击目标的不同,爆炸形成不同杀伤效能的弹头;制导系统采用弹载激光雷达进行目标搜索和锁定,能够形成目标的三维图像,既增强了识别和抗干扰能力,还具备选择目标薄弱部位实施打击的能力。更不可思议的是,多枚“洛卡斯”巡飞弹不仅具备“人在回路”功能,其互相之间还可以进行通信,实现相当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作战,既可以每一枚弹药分配选择各自的目标实施打击,也可以多枚同时打击一个坚固目标。

除了“洛卡斯”巡飞弹,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军还研发了多种型号、不同功能的巡飞弹,比如可由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快看”和WASP侦察巡飞弹、可由81毫米、120毫米迫击炮发射的“静默作战空中侦察”巡飞弹、可由127毫米舰炮发射的FASM巡飞弹等。而且,在美国陆军革命性的未来战斗系统中,也为俗称“网火”的非直瞄发射系统配套研发了LAM巡飞弹。

不过,无论是“洛卡斯”巡飞弹,还是之后诸多型号的后继者们,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批量服役。也就是说,美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研发全新巡飞弹的国家,但是其绝大部分型号都止步于原型试验阶段,甚至图纸阶段,都未能形成战斗力。而其他国家反而充分借鉴了美国乃至以色列多型巡飞弹的研发经验,开始了本国巡飞弹的发展历程。

美国推出多款“空中小摩托”

如今,美军第一款真正批量服役的巡飞弹,就是由美国航空环境公司为陆军班排一级部队研发的“弹簧刀”。该型巡飞弹于2012年首先装备美国陆军,属于单兵小型巡飞弹,最大的“弹簧刀”600也只有23千克全重,最大射程40千米,主要用于反装甲作战。而在类似于俄罗斯“天竺葵”-2/伊朗“沙希德”-136这样的大型巡飞弹或者中型巡飞弹方面,在美国各军兵种中仍是空白。

“弹簧刀”巡飞弹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工事等目标,属于战术武器。

一方面,美国各军兵种此前对于巡飞弹的需求并不迫切,各自都装备有从大口径榴弹炮、火箭炮到各类制导炸弹、空地导弹、巡航导弹等在内的先进火力支援武器系统,负责从数百千米到上千千米的精确打击任务。与这些先进武器系统相比,巡飞弹本身飞行速度慢、时效性差等缺陷就暴露得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各大军工巨头对于研发巡飞弹的积极性也不大。巡飞弹本身的技术门槛相比各类先进制导弹药要低得多,其成本自然也更低,利润空间也更小。所以,美国国内各大军工巨头更愿意竞标利润更高的美军招标项目。不过,这反而为美国诸多中小型军工企业,包括安杜里尔公司这样的军工业后起之秀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美国国防承包商Spektre Works展示名为LUCAS(低成本无人作战攻击系统)的新型巡飞弹。

比如,在今年7月五角大楼举办的名为“多域自主系统”的展览中,一家来自亚利桑那州名为Spektre Work的公司就展出了一款美国版的“空中小摩托”——LUCAS巡飞弹。该型巡飞弹英文缩写的中文翻译为“低成本无人作战攻击系统”,其外形设计与俄罗斯“天竺葵”-2/伊朗“沙希德”-136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头部相对较短。事实上,无论是俄罗斯“天竺葵”-2还是伊朗“沙希德”-136,其气动布局都模仿自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巡飞弹。经过俄乌冲突一战成名后,俄罗斯“天竺葵”-2和伊朗“沙希德”-136反倒成为了后来其他国家企业仿效的模板,美国Spektre Work公司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LUCAS巡飞弹的原型是Spektre Work公司研制的FLM-136型靶机,而后者最初研发的目的就是模仿俄罗斯“天竺葵”-2/伊朗“沙希德”-136这类“空中小摩托”,用于美军或其他国家训练打靶使用的。在FLM-136型靶机的基础上,Spektre Work公司为其加装了战斗部以及制导系统,就成了美国版“空中小摩托”。目前,Spektre Work公司对LUCAS巡飞弹的报价是约4万美元/架,基本上是俄罗斯“天竺葵”-2的两倍。如果美军大批量订购的话,LUCAS巡飞弹的成本也许还有下降的空间。此外,美国军工业的新星——安杜里尔公司也推出了“阿尔提乌斯”-600巡飞弹,其最大航程达到了400千米,并且还在研发更大型的“阿尔提乌斯”-700。

除了本国企业自研,美军以及军工企业也采用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方式发展新型巡飞弹,比如以色列UVision公司研发的“英雄”系列巡飞弹就是选项之一。此前,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就提出采购该公司生产的“英雄”-120巡飞弹。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近年来也看到了巡飞弹的发展前景,计划与UVision公司合作引进“英雄”系列巡飞弹技术,联合研发竞标美国陆军“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的“空射效应”巡飞弹。

从未来发展来看,美军显然是希望将低成本可大规模生产的中远程巡飞弹作为其现有火力打击体系的补充部分,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应对当今以及未来高强度作战的弹药消耗与持续能力。而驻军在夏威夷的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这类美军印太地区部队,显然对此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该师指挥官詹姆斯·巴塞洛缪少将就谈到必须从当今的俄乌冲突中“吸取教训”,他计划在本部所属的炮兵部队中组建所谓的发射效应连,主要装备与俄罗斯“天竺葵”-2/伊朗“沙希德”-136同级别甚至射程更远的大型巡飞弹,值得高度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讲武谈兵|曾经看不上“空中小摩托”的美军,为何吃“回头草”?》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