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浪漫的录取通知书,被挂二手平台上卖掉

全网最浪漫的录取通知书,被挂二手平台上卖掉

2025-10-22 动态更新

刚刚过去的 9 月,新一届大学生凭借一纸录取通知书,开启了 4 年的大学时光。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刚刚被郑重签收的录取通知书,已悄然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附赠的 " 南极海水吊坠 ",被卖出高价。(图 / 二手平台截图)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附赠 " 南极海水吊坠 ",被网友称为 " 全网最浪漫录取通知书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它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到 1800~5000 元。南京大学带有纪念邮票的纪念礼盒,也标价数百至上千元。卖家大多是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2025 级新生,有人整套售卖,也有人单独出售录取通知或其中的某个纪念品。

录取通知书不再是学生珍藏的纪念品,而是可以变现的隐形财富。这一轮出售风波,也隐隐透露了一代年轻人对待学历的心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几年,各大高校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愈发讲究,越来越有仪式感。复旦大学的 2025 年新生录取通知书,以潞绸包装封面,附赠云南茶砖和采用沉金工艺的 NFC 卡片;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宇宙和卫星为主题设计礼盒,礼盒主体采用特种航天材料制作。

但矛盾的是,随着全社会电子化程度提高,一些高校并不需要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报到,只需在相应程序上完成手续即可。越来越卷的录取通知书,更像是迎合新生及家长的心理需求而做出的一系列仪式化的改进。

已经有不少 " 南极海水吊坠 " 被卖掉。(图 / 二手平台截图)

" 蓝色水晶材质,金色边框典雅大方。成色完好。吊坠配有精美礼盒包装,内含南极海水纪念卡片。送礼自用都很合适。" 闲鱼 App 上,一条中国海洋大学录取通知书所附赠的南极海水吊坠前不久刚刚被人拍下,链接显示为 " 已售 " 状态,售价为 1299 元。

以往被悉心珍藏的录取通知书和纪念品,到了现在,却变成年轻人在二手平台上 " 回血出物 " 的商品。这当中所折射的社会观念变迁,值得玩味,似乎不能一味地加以批判。

(图 /《女大学生宿舍》)

在教育资源和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 " 稀缺物种 ",考取大学意味着在教育水平上拥有绝对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 " 逆天改命 ",代表了阶层跃升的可能性。如今,高等教育日益普及,以 2025 年为例,本科生录取人数为约 480 万人。

大学生不再稀缺,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确仍然具有纪念性,但其含金量很难再和过去同日而语,象征意义也随之淡化。

(图 /《龙樱 2》)

对于习惯了无纸化电子世界的 Z 世代来说,实体纪念物所附带的情感浓度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手持录取通知书拍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收获一批点赞和祝福之后,一纸录取通知书似乎就完成了其使命。

因此,在一些更为看重实用性的人眼里,与其把这些设计精美的纪念礼盒和录取通知书束之高阁,白白落灰,不如把它折现,变成大学的 " 启动资金 " 或必需品——一副蓝牙耳机、一个机械键盘、一次旅行,等等。或者就当成一次 " 断舍离 ",把它换成一个月的生活费。

带有名校光环的事物,似乎总是能得到国人的偏好和青睐。无论是武汉大学樱花季的参观门票,还是其他 985 高校在校庆时推出的文创礼盒以及校徽、印有高校名称字样的 T 恤和帆布袋等,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溢价。

就连一些旁人眼中极其抽象的事物,只要和名校紧密绑定,就会被赋予商品价值。

在二手平台上,除了录取通知书,一些更 " 匪夷所思 " 的商品时有出现。500 毫升的北京大学未名湖湖水,被标价 20 元到 100 元不等;900 克的北大校内土壤则被卖到 129 元。商家还表示,这些拍品均附带拍摄视频,以证明它们确属 " 北大出品 "。"(北大校内土)对多种植物生长具有神奇效果,有助于调节空气湿度。每日凝视未名湖湖水,可提振精神,激发智慧。"

在二手平台上,北大未名湖湖水和校内土被当成商品出售。(图 / 二手平台截图)

考入北大、在未名湖边徜徉或许需要极大的努力、天赋和运气,但购买一瓶未名湖湖水却唾手可得。购买这些带着名校符号的商品,反映的是人们对顶尖学府的想象、向往和遗憾,以及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结。

作为 95 后的颜青坦言,自己正是这类消费行为的亲历者。颜青回忆道,高中时期自己被老师灌输了不少关于名校有多牛的鸡汤,班主任更会时不时分享 " 晚上不睡觉疯狂学习,最终考上清华北大 " 的励志故事。

北京大学图书馆。(图 / 视觉中国)

高二时,趁高考全校放假三天,颜青特地从河北坐了几小时动车来到北京。她去 " 梦中情校 " 北大逛了几圈,还买了不少带有北大 logo 的文创产品。其中,有一本封面上印着北大徽标的记事本,颜青每天都用它来写当天的 to-do list,还会摘抄一些激励自己的鸡汤句子。

虽然颜青已经不记得自己当时花了多少钱,但相对于物价较低的老家,她所买的这些印着北大 logo 的各色产品,算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

在二手平台上搜索 " 北大文创 ",还能找到校内奖学金的纪念品。(图 / 二手平台截图)

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照:一方面,有相当多的人仍然在追逐名校符号;另一方面,新世代的大学生对录取通知书所承载的名校光环逐渐祛魅。而这一纸录取通知的奇幻漂流,未来将去往何方,暂时还无人预知。

在国外,有不少一流大学的做法是这样的:不再给新生邮寄录取通知书,而是由新生自行在所申请大学的页面下载 offer。这份 offer 相当于一份入校指南,告知学生被什么专业录取、何时去学校报到、如何办理入学手续等。有论者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印制、发送录取通知书的成本,且高效,值得借鉴。

当然,也有不少人愿意保留录取通知书,因为它定格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以颜青为例,后来她没有如愿考上北大,而是去了另一所 985 高校。当被问及会不会考虑出售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时,颜青几乎瞬间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虽然我最后考上的学校比不上北大,但这张录取通知书至少证明了我考上过这个学校。"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全网最浪漫的录取通知书,被挂二手平台上卖掉》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