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发布悼文: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振宁教授,于2025年10月18日离世,享年103岁。港中大师生对杨教授去世感到十分哀伤,并向杨教授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港中大缅怀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港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表示:“杨教授毕生贡献学术,是世界知名理论物理学大师,无数科学家景仰的泰斗。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科学巨人,更是一位和港中大有深厚渊源的良师。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领域成就卓越,对港中大学术发展贡献良多,对港中大师生,特别是年轻后辈关怀备至,总是循循善诱、倾囊相授。杨教授的离去对全球学术界,是无可估量的损失,但他留下的学术宝库,将会继续启迪后人追求理论物理学的真谛。在此悲痛时刻,我们与杨教授家人同心哀悼,并对他的贡献表示衷心敬意。”
上述悼文写道:杨振宁教授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科学家,他与李政道教授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于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创华人学者获此殊荣的先河。1954年,杨教授和米尔斯共同提出了“非交换规范场论”(即杨米场论),这项开创性工作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杨教授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物理学发展,尤其是粒子和统计物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振宁与港中大结缘于上世纪60年代,他自1964年应邀为港中大演讲后,经常到访港中大并担任教研工作,历任荣誉教授、博文讲座教授、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对港中大尤其是物理系之科研与教育发展,勋劳卓著。
文章追忆,杨振宁于1997年获港中大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杨振宁将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奖项、文章、信札、手稿慷慨捐赠予港中大,大学于2002年设立杨振宁学术资料馆收藏这些珍品。港中大也已将馆内藏品数码化,建立“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在线系统”(http://cnyangarchive.cuhk.edu.hk/),开放予公众、学者及研究人员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