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中国专家原创的医学创新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多个国家,其中包含日本、泰国、印度等。这项技术聚焦复杂脊柱疾病,通过微创内镜手术,可让患者获得更小创伤的手术体验。
10月16日至18日,第一届单孔双通道双介质(UBD)脊柱内镜及脊柱微创新技术国际大会在上海举办,近100名海内外专家齐聚上海。
印度脊柱外科专家桑托什·特里帕蒂(左一)观摩贺石生教授(左二)团队UBD脊柱内镜手术。 均为 受访者 供图
会议透露,这项创新技术由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贺石生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共同研发,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国实施了2000多例患者手术,由贺石生教授团队完成了超1000例手术。在海外,日本、泰国等国已经开展这一手术,日本已开展了10多例。此外还有泰国、印度、新加坡、俄罗斯等多国专家正在推进这项技术的本土化应用。
贺石生表示,之所以研发这项技术,是基于国内不断上升的脊柱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例,数据显示,我国此类疾病患者占总人口的18%,超过2亿人受此困扰,且发病年龄正持续年轻化。此外,还有大量的颈椎病、慢性腰背痛患者受到疾病困扰,而作为脊柱疾病治疗的终极手段,采取手术治疗疾病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贺石生介绍,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内镜手术以创伤小、感染少、恢复快为突出优势,但在处理复杂脊柱疾病时,脊柱内镜手术仍有明显局限,尤其是内镜手术因操作空间有限、技术要求较高且设备精密小巧等现实因素,会面临适应症有限、手术效率偏低、掌握难度较大、整体成本较为昂贵等诸多技术与临床挑战,单孔双通道双介质(UBD)脊柱内镜系统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凭借UBD技术,医生可在1厘米左右切口中建立双通道,在毫米级的操作空间内开展手术,协助医生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清除压迫硬膜囊及马尾神经根的突出钙化椎间盘组织。”
UBD脊柱内镜系统。
“我们在全球最先提出了空气、水介质兼容的双介质脊柱内镜理念,2021年逐步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并于2024年在国内外推广这项技术。‘双介质’可以使得手术中不论是否出血,都可以看清,方便医生在手术中做出精准判断,有了这一手术系统,我们可以处理很多像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椎间融合等复杂手术。”贺石生透露,这一手术至今在国内已经开展了2000多例,不仅仅在三级医院,也在一些二级医院开展。
“要把一项中国原创技术推向全球并不容易,我们此前已经申请15个国家国际专利,同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还建立了网站并出版中英文书籍来介绍这项创新技术,不少海外专家是看到论文找到我们,表达了想来中国学习培训的意愿。”贺石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