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加强!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新规已落地,多家公司开始自查

监管加强!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新规已落地,多家公司开始自查

2025-10-17 动态更新

界面新闻记者 | 韩理

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的监管力度趋严。

近日,瑞达期货上海民生路营业部收到上海监管局的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书显示,该营业部存在的违规行为包括:该营业部在开展互联网营销过程中,出现决策程序不规范、留痕不完整、误导性宣传,以及合规监控不足等。这些行为暴露出该营业部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违反了《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55号)第五十六条的规定。

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多个期货公司因互联网营销被下发处罚单。这些期货公司在进行互联网营销展业过程中普遍在合规人员管理、留痕管理等方面存在内控不足的问题。而针对上述违法违规的行为,各地证监局也对相关公司及人员依法出具了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某期货公司副总经理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期货服务的边界,互联网渠道迅速占据期货经纪业务的半壁江山,客户获取效率大幅提升,但也滋生了诸如喊单带单、变相居间、承包托管等乱象,严重损害了行业声誉与投资者信心。”

期货公司在互联网营销方面存在的内控问题已受到监管的关注。2025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于8月22日落地,并于10月9日正式实施。

新湖期货总经理助理罗铜辉表示,此次《规定》的出台,既明确了互联网营销的合法边界,也压实了期货公司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对从业人员行为、第三方合作、客户适当性管理等关键环节提出了系统性要求。

罗铜辉还指出,从行业演进角度看,这将加速“马太效应”的形成——依赖流量炒作、模糊展业边界的机构将逐步出清;而真正致力于专业能力建设、客户价值创造的公司,则将迎来品牌溢价与规模扩张的双重机遇。未来,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朝着专业内容的生产力、客户陪伴的可持续性、以及科技与合规深度融合的治理能力的方向发展。

中州期货互联网金融事业部负责刘佳俊认为,《规定》明确边界,不仅为行业健康发展“划线托底”有助于行业整体规范化、专业化也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促使机构回归“内容真实、信息准确、风险可控”的本源此外,在规范之后,期货公司拼的不再是“噱头和营销强度”,而是服务体系、产品工具、投教能力和科技水平。长期看,这会推动行业从“同质化竞争”转向“价值型竞争”。

自《规定》落地,期货公司纷纷展开互联网业务的相关自查工作。

罗铜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公司不仅系统性地修订了互联网营销管理制度等内部制度;更重构了从客户引流、内容发布、风险揭示到数据信息留痕的全流程管控体系;还完成了内部全面自查,确保业务发展与合规底线同频共振。同时,组织了覆盖前中后台的全员合规培训,强化“合规即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推动从“被动合规”向“主动治理”的转变。

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互联网营销、客户服务、合规审核等岗位,组织了多轮集中培训。并对照监管条款逐项梳理公司互联网投放、宣传、内容运营、第三方合作等相关环节。中州期货互联网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刘佳俊告诉界面新闻。

中州期货根据新规要求修订了互联网营销相关制度,明确了第三方机构合作准入、分支机构授权管理、营销内容审核、直播作业等规范标准。为保障互联网营销业务全流程留痕,检查并完善了素材审批、客户沟通、直播录制等留痕存档系统的管理,确保《规则》实施后所有环节可直接落地执行。

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营销,对投资者有哪些建议?刘佳俊认为,投资者面对互联网期货宣传要理性选择,看内容是否客观克制,不被夸大收益误导。合规宣传不会承诺收益、放大盈利、弱化风险。如果看到“稳赚”“保本”“躺赚”之类的表达,应提高警惕。

罗铜辉则建议投资者,要从“收益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追逐热点”回归“理性认知”。期货市场是风险管理的专业平台,绝非“一夜暴富”的投机赌场。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宣传,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机构的专业背景、合规记录、服务理念与投教内容的深度,而非被短期高收益承诺所诱惑。建议投资者选择具备持续投研输出、健全风控体系和良好社会责任意识的期货公司,建立长期、理性的资产配置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监管加强!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新规已落地,多家公司开始自查》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