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高盛集团 10 月 12 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价格的传导已进入加速期,这不仅给美国国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更意味着美国消费者正成为关税成本的最终主要承担者。高盛经济学家埃尔西 · 彭与戴维 · 梅里克尔在报告中测算,截至今年 6 月,除了美国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仍承担 64% 的关税成本,消费者承担 22%;若最新一轮关税延续既往模式,到年底消费者负担比例将飙升至 55%,企业承担比例则降至 22%。
高盛集团的报告还指出,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关税及贸易限制措施打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尽管美国政府官员坚称贸易伙伴会承担关税成本,但实际情况是美国进口商需向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缴纳关税,而当企业将关税成本转嫁时,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
部分美国国内生产商借关税壁垒伺机涨价,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刊文称,定价数据显示,关税正在产生逐步显现的影响,美国消费者面临的物价仍在上涨。哈佛商学院定价实验室的 " 关税追踪器 " 每日监测美国大型零售商销售的 35 万多种商品价格。研究显示,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平均涨价约 5%,美国本土商品价格同样高于常规水平,美国本土商品还出现明显 " 跟涨效应 ",在进口依赖度超 50% 的品类中尤为突出。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作为美联储核心通胀指标,8 月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9%,为 2 月以来新高水平。高盛集团预测受关税推动,年底该指数将升至 3%,今年以来关税已累计推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 0.44%。上游生产端的成本压力更为显著,美国劳工统计局 8 月发布数据显示,7 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涨幅 0.9%,为 2022 年 6 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比涨幅达 3.3%,远高于 6 月份的 2.3% 和市场预期的 2.6%,为今年 2 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生产商成本的急剧上升,预示着更高价格将很快转嫁给消费者。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日前发布研究显示,新加征关税已将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推升至 18.3%,创 1934 年以来最高水平。该实验室评估,这些加征关税预计今年将使美国家庭平均额外支出增加 2400 美元,其中服装、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上涨 38% 和 40%。更值得关注的是,关税本质上属于累退税,在短期内尤为明显。这意味着,如果以税负占收入的比例衡量,收入最低的家庭承担的关税负担会远重于收入最高的家庭,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社会分配不公。
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效应正持续显现。研究公司 FWDBonds 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 · 鲁普基表示:" 生产商正承受通胀炙烤,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早已疲惫的消费者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劳拉 · 费尔德坎普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不仅直接加重国内民众生活负担、推高通胀,更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
(本报华盛顿 10 月 14 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