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评|沃野绘“丰景”,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未来网评|沃野绘“丰景”,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2025-09-23 动态更新

在第八个 " 中国农民丰收节 " 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 " 三农 " 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

粮食安全是 " 国之大者 ",关乎 14 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今年我国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其中,夏粮实现了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早稻亩产首次突破 400 公斤,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应对不利天气,有力有效防灾减灾救灾,目前秋粮长势总体正常,为夺取全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筑牢粮食安全 " 压舱石 "。丰收来之不易,更显弥足珍贵。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 "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 为主题。可以说,今天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我们为丰产丰收的农业、安定祥和的农村、幸福安康的农民点赞!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2025 年是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 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十四五 " 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我国农业科技不断创新,优质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农业种质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各类农机创新技术和新型设备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赋能,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也从 " 会种地 " 向 " 慧种地 " 转变……传统农业的 " 新墨旧韵 " 与现代农业的 " 蓬勃生长 " 交相辉映,既彰显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也为乡村全面振兴铺就了一条科技引领、高效发展的康庄大道。

沃野田畴织锦绣,乡村振兴画卷新,我们看到,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 千万工程 " 经验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无数乡村褪去旧貌、迎来新颜,一场场精彩蝶变在 " 希望的田野上 " 不断上演。譬如,村庄环境整洁美观,道路宽敞平坦,房屋错落有致,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特色农产品层出不穷,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收达到了 18 万亿元左右。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 " 三农 " 工作。在湖南郴州," 农二代 " 骆雨返乡种粮,改造低效梯田,配套建设灌溉沟渠和硬化机耕道,创办农机培训班,为镇里培训超 100 名农机手;在湖北潜江,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艺洋研究出了幼龄桃树行间套种高品质西甜瓜的技术,还将传统经验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探索出了一套更科学、更有效的种植管理方法,带动果树提质增收;在青海西宁,大学生史寿意回村任职后借助法律途径维护村民权益,为村民追回拖欠租金分红,并大力推动非遗社火传承……以专业能力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广大青年绘就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画卷,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活力。

"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农民的致敬,更是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期许。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这个洋溢着丰收气息的时节,我们坚信,在广大农民的辛勤耕耘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必将早日变为现实,广袤的农村大地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那金色的田野、欢快的笑声、丰收的喜悦,永远是中国大地上最动人的 " 丰景 ",是中国式现代化壮丽画卷中最蓬勃的注脚。(吕品)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未来网评|沃野绘“丰景”,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