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意识到“可能失去印度”,美印关系正在谨慎回归原轨

当特朗普意识到“可能失去印度”,美印关系正在谨慎回归原轨

2025-09-19 动态更新

9月16日,由布伦丹·林奇率领的美国代表团访问印度。这是双方自特朗普政府8月底对印度加征50%高关税以来的首次正式接触。从会晤后的具体反应看,两国均有意重启陷入停滞状态的双边贸易谈判,并希望最晚在今年11月完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这意味着第六轮印美贸易谈判即将紧锣密鼓登场,印美贸易谈判出现峰回路转之势。不过,形势与谈判最初启动时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即便能够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也不意味着未来两国在具体领域的谈判能够顺利推进。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视觉中国 资料图

印美贸易谈判缘何峰回路转?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高关税是其“极限施压”策略在贸易领域的运用,从最终效果看,这一策略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而且严重冲击了两国贸易谈判议程,致使双边关系跌入了二十多年来的最低点。现在之所以出现转机,是因为:

双方均有“止损”的现实需求。特朗普的交易型领导风格注重以直接方式追求短期利益,但在未能如愿时也能及时进行调整。就印美贸易谈判而言,在试图打开印度农产品市场受挫后,特朗普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施加25%惩罚性关税。结果莫迪政府在上述问题上拒不退让,不仅扬言要坚决维护本国农民、渔民及其他劳动者的利益,而且强调购买俄油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是国家利益所在。随后,莫迪更是在对俄、对华及对巴西等国家关系上采取了针对性对冲措施。特朗普政府的施压行为非但未能获得经济上的让步,反而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政治后果。在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等强调对印安全合作的团队内部成员影响下,特朗普本人明显意识到了“可能会失去印度”的问题。因此,调整对印姿态,改善两国关系有助于“拉住”印度,防止其过度疏远美国,进而对印美关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从印度方面看,尽管抵挡住了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但高关税对印度经济带来的冲击正在显现并有了恶化的苗头。一方面包括纺织品、宝石首饰、海鲜等在内的输美产品价格大涨,失去了相对其他国家的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被大幅削弱,相关行业正面临产品严重滞销的困境。另一方面,印度对美月度出口出现大幅下挫。7月对美出口额达到80.1亿美元,8月就跌到了68.6亿美元,9月的数据估计更为难看。商品出口总额也表现出下降势头,从7月的372.4亿美元下降到8月份的351亿美元,是近9个月来的最低点。面对这种局面,积极回应特朗普要求改善关系的呼声,重启贸易谈判并寻求关税减免,已成为莫迪政府扭转国内经济颓势的明智之举。

“向前看”姿态决定了双方试图超越经济利益制约,以找到一条兼顾经济与安全的平衡之道。从印美代表在会晤后的声明看,双方均抱着“向前看”的姿态。这首先意味着印美都意识到了双边关系的复杂性——特朗普政府意识到印度在美国地区安全战略中的价值,而莫迪政府则意识到美国无意帮助印度实现国家经济崛起,但同时美国市场又是印度难以忽视的。因此,在经历了高关税带来的波折后,面对双边关系大概率走衰的现实,双方均有意以贸易谈判为抓手,提振并促使两国关系回到正轨——这也是此次会晤强调不涉及非贸易事务的重要原因。

“向前看”姿态的另一层含义对于印美两国则不尽相同。对特朗普政府来讲,在明确了印度坚守的底线后,很可能将不得不调整之前强人所难的具体利益诉求方式,在追求扩大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之余,也要继续发掘印度在安全方面的潜力。受此影响,印美关系将呈现鲜明的回归色彩。对于印度来讲,“向前看”则意味着在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同时,至少也应该要稳住美国市场,并争取取消与购买俄油有关的25%关税,而与美国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可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此,才能为下一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提供充分的腾挪空间。

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与印美贸易谈判的前景

对于即将登场的印美第六轮贸易谈判,一些印度专家并不十分看好。例如印度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联合创始人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就认为,除非华盛顿取消因为购买俄油另加的25%额外关税,否则谈判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但美国已将这些关税与其在最高法院的诉讼直接挂钩,短期内几乎不可能获得减免。实际上,他指出的不过是印美贸易谈判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的一个而已,除此之外,印美贸易谈判还面临其他两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而这是印美贸易谈判最初启动时所没有的。

印度已将出口市场多元化视为应对美国高关税的重要手段。面对之前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频频发难,莫迪政府已将出口市场多元化列为重要的应对措施,这一决定不可能因为特朗普一时的回心转意而改变。尽管开拓出口市场并不容易,但这为莫迪政府提供了与美国进行谈判博弈的底气——至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遇到突然袭击而陷入一筹莫展的尴尬境地。从另一面看,出口市场多元化措施也决定了莫迪政府不可能再像今年2月那样全力押注美国,这无形之中降低了其对新一轮贸易谈判的期望值。

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可能发生变化。过去二十多年中,美国之所以如此看重印度,根本原因在于竭力将其打造成制衡其他大国的重要帮手。为此,美国可以容忍印度的巨额对美贸易顺差。一旦其价值丧失或明显降低,美方的容忍度必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就当前形势看,美国正在调整对南亚政策,一个明显变化是从倚重印度转向青睐巴基斯坦。美巴越走越近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美印关系的日渐疏离。这种国家间关系的再定位必将影响到美国在本地区的资源倾注重心,最终波及印美贸易谈判。

同时也要看到,尽管不确定因素变多,但对印美贸易谈判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印美两国政府。与部分持悲观态度的印方学者相反,笔者认为,印美第一阶段贸易谈判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两国在今年11月将大概率达成贸易协议。真正的考验将来自印美第二阶段的贸易谈判。依照美方公布的文件,印美两国届时将会围绕19个议题展开密集的谈判日程。可以预期,相关议题上激烈的讨价还价、敏感问题上的针锋相对等场面将轮番上演。

(崔荣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当特朗普意识到“可能失去印度”,美印关系正在谨慎回归原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