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造船业利润总额增长超七成,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中国造船业利润总额增长超七成,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

2025-09-18 动态更新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蒋习

2025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活跃度降温,但中国船厂继续领跑。

在9月17日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新闻发布会(下称发布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下称中国船协)副秘书长谭乃芬介绍,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7.6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利润总额387.4亿元,同比增长72.6%。

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拍摄:蒋习

船舶出口同样保持良好势头。据谭乃芬介绍,上半年中国船舶出口金额按人民币计达1760.4亿元,同比增长20%;按美元计约合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创历史新高,达9.71%。

图片来源:中国船协

谭乃芬表示,一方面,上半年骨干船企生产效率提高,完工量按修正总吨计算增幅高于载重吨8.2个百分点;同时,市场相关价格要素均在高位,且保持小幅震荡走势,如核心原材料船用20 mm规格钢板价格与年初基本持平、6 mm规格钢板价格上涨3%,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高位盘整在187点上下。

上半年,尽管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升,中国仍继续领跑全球。三大造船指标分别是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造船工业发展规模、水平和市场景气度的最核心数据。

根据中国船协披露的数据,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1.7%、68.3%和64.3%,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64.0%和57.6%,保持全球第一。

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其中,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9.6%、89.5%和93.2%。

绿色低碳化方面,谭乃芬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68.8%,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同期,中国造船行业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

据谭乃芬介绍,上半年中国造船行业景气指数为161点,比一季度增长5点,行业正处于高度景气区间。

图片来源:中国船协

中国造船行业景气指数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编制,全面反映了船舶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和行业运行状况。

中国造船行业景气指数以2013年为基准100点,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结果,将景气指数划分为四个区间。其中,140点及以上指数为“高度景气”;120-140点之间指数为“正常-景气”;100-120点之间指数为“弱景气-正常”;100点以下,指数为“不景气”。

中国造船业景气指数以经济景气分析理论为依据,结合船舶工业特点,主要选择反映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点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

自2024年中国造船行业景气指数再次突破140点、进入“高度景气区间”以来,中国造船行业景气指数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全球新造船市场增长呈现放缓迹象。

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发布的《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半年报告》显示,年初至今全球新船订单总量同比下降54%;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同比下滑1%。

报告显示,新船交付保持稳定,中国船厂占比达到48%、韩国占31%、日本占13%。然而,中国船厂新船订单份额有所下滑,从2024年的70%降至52%。

中国船协公布的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据中国船协披露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658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17.5%,较2020-2024年同期均值减少4%;以载重吨计,世界成交新船6491万载重吨,同比减少22%。

中国船协数据显示,上半年,世界新造船交付2169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9.6%,较近五年同期均值高出33.8%;截至6月底,世界手持订单共计1.6亿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8.6%。

成交是指买卖合同的订立过程,被视为订单周期的起点,体现了市场的未来需求;交付则是合同履行的核心环节,是订单周期的终点,反映船厂当前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2025年上半年,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同比小幅下跌5%;但若不考虑集装箱船市场,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则同比大幅下降31%,且较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低1%。该指数是衡量全球航运市场运费收益和景气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被誉为全球航运市场的“晴雨表”。

“从2021年开始,全球新造船市场历经了五年的持续增长,呈现出整体造船产能紧张的局面,但全球造船业已进入本轮‘超级周期’的关键时期。受地缘政治、脱碳路径和行业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各国船东新船投资观望情绪较重,全球新造船市场订单指标出现较大降幅。”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中方组委会主席邢文华在发布会上表示。

造船业是典型的长周期行业,发展呈现显著的波动性特征。当前所处景气周期自2021年开始,上轮周期制造的船舶大多面临淘汰替换,新船订单量得以进一步提升。此外,绿色转型成为航运业发展趋势,船舶环保转型促使需求增长。

此前,航运信息咨询平台信德海事网主编陈洋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行业不可能永远处在订单高峰期,经过前几年集中、大量的下单后,船东们的需求已经有所饱和,现阶段出现订单下降也实属正常”。

同时指出,以301调查限制措施为代表的一系列美国针对全球最大造船国中国提出的限制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对全球新船订单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于下半年行情的预测,谭乃芬表示,全球经济和航运业的增长面临较大的挑战,但全球海运业的绿色化发展趋势不可逆,将对新造船市场产生重要支撑作用。她进一步指出,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将在5100万载重吨左右,新接订单量比上年略有下降,手持订单量将保持在2.3亿载重吨以上。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上半年中国造船业利润总额增长超七成,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