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下滑、弃光率攀升,电建新能源90亿IPO背后的挑战

电价下滑、弃光率攀升,电建新能源90亿IPO背后的挑战

2025-09-17 动态更新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张雨薇

中国电建(601669.SH)旗下新能源业务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日前,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建新能源)在上交所主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并首次公开招股书。

其此次IPO拟募资金额90亿元,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等,并计划带动484.81亿元的风光电项目总投资,预计新增装机规模846万千瓦。

在目前A股排队等待IPO审核的电力企业中,电建新能源的募资金额排名第二。排名第一是华润新能源,其正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征程中,拟募资金额245亿元。

根据招股书,电建新能源的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79.975%;实控人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建集团),其通过中国电建及水规总院合计控制电建能源80%的股份。

2011年9月,中国电建集团在原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4个省(区、市)勘测设计、施工、装备修造企业基础上重组而成。

中国电建是中电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等。

电建新能源则是中电建集团旗下唯一从事国内新能源投资与运营的发电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前身是中水电投资,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等六名出资人共同出资成立。2022年,该公司更名为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电建新能源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98.10亿元和26.61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7.68亿元、23.29亿元、25.89亿元和5.11亿元。

截至2025年3月,电建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中,风电占比70.37%,太阳能发电占比28.38%,其他为1.25%。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电建新能源的收入和资产规模都较低。

截至2025年3月末,电建新能源的总资产1324.35亿元。可比公司中,截至2024年底,华电新能(600930.SH)总资产4594.61亿元,三峡能源(600905.SH)总资产3605.31亿元,龙源电力(001289.SZ/00916.HK)2652.34亿元,华润新能源总资产2054.83亿元。

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包括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集团、国投电力、华润电力,共计拥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装机方面,截至3月末,电建新能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控股装机容量合计2124.61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为1.43%。

作为对比,截至2024年末,华电新能风光发电装机6861.71万千瓦,龙源电力4110.71万千瓦,三峡能源4669.77万千瓦,华润新能源控股风光装机3310.42万千瓦。

电建新能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力交易全面市场化改革之后,新能源项目盈利能力备受考验。

2025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进一步出台《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 号,简称136 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随着发电企业参与电力交易的比例逐步提高,未来上网电价波动性也将增加。

2022年6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明确可再生能源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展。在此背景下,电建能源的风光发电平均上网电价持续下降。

2022年-2025年一季度,电建新能源风电平均上网电价由0.46元/千瓦时下降至0.39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平均上网电价降幅更大,由0.65元/千瓦时减少至0.29元/千瓦时。

其中,2022和2023年,该公司太阳能发电业务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太阳能发电业务起步较晚,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因此单位发电成本较高。

今年一季度,电建新能源太阳能发电业务的毛利率仅有30%,远低于去年该业务51%的毛利率。该公司称,主要是受季节性光照不足影响,太阳能利用小时数有所下降,导致单位发电成本上升。

截自公司招股书

此外,报告期内,电建新能源的弃风弃光率在持续上升。“弃风弃光”是指风电、光电因技术或系统限制,无法被电网完全消纳导致的能源浪费现象。由于西部地区发电规模高速增长,外送通道不足,“弃风弃光”已经成为新能源发电端企业的痼疾。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弃风率分别为3.49%、3.40%、4.05%和5.02%;弃光率分别为2.03%、2.25%、5.88%和6.57%,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电建新能源也面临行业企业共性特点,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项总体规模较大且回款周期较长。

2022年-2025年一季度,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净额分别为49.56亿元、70.36亿元、95.83亿元和108.17亿元。该公司称,主要是财政部拨付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周期较长,导致应收可再生能源规模逐年扩大。

受上述因素影响,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1.47、1.32、1.08、0.96。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电价下滑、弃光率攀升,电建新能源90亿IPO背后的挑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