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破之道”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

以“立破之道”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5-09-17 动态更新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的优势所在。用好市场资源和优势,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 "" 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68.8%。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大市场彰显出强大韧性。

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和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的地方 " 政策洼地 " 比拼、产业盲目跟风等现象依然存在,成为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阻碍。

打通堵点、畅通循环,必须用好 " 立破之道 "。

" 立 " 什么、" 破 " 什么,怎么 " 立 "、如何 " 破 " ……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立 " 显规则 "、破 " 潜规则 "。

"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立 " 显规则 "、破 " 潜规则 ",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让社会运行有章可循,让个体行为有明确指引,减少因规则模糊而产生的投机、钻空子等现象,从根源上保障公平正义。

市场准入是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经营、参与竞争的起点,市场准入制度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

浙江温州,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与的核电项目——三澳核电站陆续迎来建设节点。一期工程 1 号机组完成 " 热试 ",预计年底并网发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提速。

与一期工程民营资本 2% 的参股比例相比,二期工程民营资本参股比例提高至 10%。市场准入门槛放宽,为经营主体带来投资兴业机遇。

"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今年 4 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 年版)》发布,清单事项从 2018 年首版的 151 项缩减到 106 项,缩减比例约 30%。负面清单的每一道 " 减法 ",既成就了企业发展的 " 加法 ",也成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注脚。

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市场准入放宽的同时,各项制度规则提供保障,不断优化统一大市场运行的 " 软环境 "。

聚焦社会信用,出台《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瞄准公平竞争,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对政策措施的审查刚性约束;发力市场监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强化对无序竞争的依法治理……夯基垒台、立梁架柱,统一的制度规则助力统一大市场积厚成势。

及时破,方能立得稳。推行清单的同时,各地配套政策破除 " 壁垒 ",推动经营主体有机会 " 准入 "、有规则 " 融入 "。

在海南自贸港,商业航天领域准入审批简化,商业航天发射驶入 " 快车道 ";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发布,企业数据跨境流动有了 " 指南针 ";在安徽合肥,无人驾驶航空器标准规范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按下 " 快进键 " ……沉疴尽去、万木向春,有效打破层层壁垒为统一大市场建设劈波斩浪。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在立破统一中循序渐进,更加完善的市场制度,必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打开发展天地。

(二)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立 " 路牌 "、破 " 路障 "。

" 要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破立。立 " 路牌 "、破 " 路障 ",就是通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机制衔接,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贯通的有机整体,让各种资源要素精准对接,激活发展潜力。

立与破的对象,不能盲目 " 信手拈来 ",找准突破点,才能立得稳。以打通堵点卡点拓展发展空间,要素资源才能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不断增强市场优势。

作为长三角 " 纵三线 " 关键一环,7 月 4 日,苏台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通车,向着年底全线建成发起冲刺,长三角高速 " 断头路 " 清零在即。

2018 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7 年多来,长三角 16 条 " 断头路 " 建成通车,为一体化发展添薪蓄力。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

交通物流,国民经济循环的血脉;要素市场,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

针对交通设施仍存部分堵点卡点,提出 " 破除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的现实情况,提出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今年 1 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 规定动作 " 有哪些、" 底线红线 " 在哪里,一目了然、一视同仁。

锚定瓶颈路段堵点,交通基础设施跨区域统筹布局,"6 轴 7 廊 8 通道 " 主骨架基本成形,推动路网通行效率一提再提;着眼物流链条卡点,交通运输服务跨方式一体衔接,多式联运 " 一单制 "" 一箱制 " 走深走实,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一降再降……血脉通了,心拉近了,基础设施 " 硬联通 " 托举大市场向新向优。

加大对痛点难点的 " 破 ",为 " 立 " 清除障碍、创造条件、闯关夺隘。聚焦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才能促进经济循环畅通。

一组数据标注我国要素市场建设之 " 进 ":今年上半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 14.2%;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 4.8%;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额保持增长;10 个地区试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的 1/4 ……要素流通,价值共生,要素资源 " 软联通 " 释放发展的乘数效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牢牢坚持问题导向,把准立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更加完善的流通体制,将进一步激活大市场潜能,让经济肌体 " 气血充盈 "。

(三)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立 " 一盘棋 "、破 " 自顾自 "。

"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辨清主次。立 " 一盘棋 "、破 " 自顾自 ",就是突破 " 一亩三分地 " 的局限,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思维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

推动企业跨区域迁移和经营便利化,破除地方保护的重要标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举措。

6 月 26 日,安徽六安六松现代产业园,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R 系列芯片产线正式投产。产品屡见不鲜,机制却大不一样:投产后,安徽六安和上海松江两地 " 统计分算、财税分成 "。

2024 年 11 月,两地政府签订《六松现代产业园利益共享机制协议》," 上海总部 + 六安基地 "" 上海研发 + 六安制造 " ……从 " 拉一把 " 到 " 一起赢 ",沪皖合作成为跨区域产业转移的 " 试验田 "。

" 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 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 "" 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 ……统筹地方与全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作出一系列部署。

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才能从被动 " 破 " 转向主动 " 立 "。打破 " 一亩三分地 ",融入 " 全国一盘棋 ",才能避免搞封闭 " 小市场 "。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优化分工,构筑起新能源汽车 "4 小时产业圈 ";广西编制 " 产业林 " 布局全景图,主动承接粤港澳等地产业转移;福建各县因地制宜,一批县域重点产业链 " 冠军 " 企业全球领先……产业共谋、利益共享,一幅 " 错位发展、协同并进 " 的市场新图景加速绘就。

" 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地方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用好 " 两只手 ",善于 " 算大账 ",在立与破中使不同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市场机制,让政府更有为,市场才能更有效。

山东将 " 市场壁垒清零 " 纳入地市考核,湖北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知识产权等热点领域,首次联合发布执法指引……用好考核 " 指挥棒 ",增强监管 " 穿透力 ",监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涌现。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在立破之间把握好局部和整体,厚植互利共赢的土壤,将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

(四)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立 " 大格局 "、破 " 小循环 "。

"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坚持开放理念,统筹内外。立 " 大格局 "、破 " 小循环 ",就是要打破封闭、割裂、低效的局部循环,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激活经济循环整体效能。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搞封闭的国内循环;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必须通过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浙江,外贸大省。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多家外贸企业纷纷寻求拓展国内市场。外贸产品转内销,首先要打通 " 标准之碍 "。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携手认证检测机构,助力外贸企业打造 " 同线同标同质 " 生产线,提升内外贸转化效率。截至目前,已有 1415 家企业完成 " 三同 " 认定,覆盖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诸多产业。

" 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 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 ……一个大市场、联通双循环,翻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开放的目标早已写就。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

深化对内开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才能延展 " 破 " 的深度,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京津冀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长三角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质量认证规则衔接,川渝搭建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着力协同开放,区域市场一体化不断向深层次挺进。

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标准制度与国际接轨,才能拓展 " 立 " 的广度,在国际竞合中取得新优势。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 " 清零 ",自贸试验区提质扩围至 22 个,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要素引进、规则对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在立破统一中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将形成对全球先进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让中国新发展成为各国的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确定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以“立破之道”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