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对于汽车公司老板的印象通常是身着西装,稳坐办公室运筹帷幄,或是站在发布会台前,为自家产品摇旗呐喊。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却是车圈老板里与众不同的一位,他选择脱下西装、换上赛服,亲自驶向赛道,用汽车行业最极限和最权威的越野路况,为长城汽车品质盖章。
在长城汽车参与了今年的环塔拉力赛后,魏建军选择戴上头盔,决定以车手身份亲征2025敦煌越野耐力赛。他与领航员闫珂并肩战斗,驾驶长城汽车二代哈弗H9柴油版,挑战T2量产车组赛事。
这不是简单轻松的玩票试验,而是一场对人类意志与车辆性能的双重极限考验。敦煌越野耐力赛是中汽摩联认证的国家A级赛事,单日赛段超过300公里,内含河床、峡谷、戈壁滩、沙地沙丘等地貌景观,对越野车辆的通过性、耐久性、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考验。
魏建军敢于披挂上阵,是中国汽车行业里,首位亲自握舵、躬身入局拉力赛的企业掌舵者,这既是对长城汽车量产车型的品质信任,同时也是践行公司贯彻的“以赛验车、以赛促研”的产品开发理念。
通过将量产车投放至如环塔和敦煌等极限的赛事环境中,长城汽车得以将实验室数据转化为最真实的性能验证,并将赛事中积累的数万组底盘、动力、和操控数据,直接反哺至量产车型的研发与迭代。
这种基于“硬核实践”的研发路径,为长城汽车旗下高利润的越野品类——坦克和哈弗注入了无与伦比的技术公信力。得益于其高价值越野品牌和海外市场销量的显著提升,2024年长城汽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73%,有效扛住了行业价格战冲击下对汽车公司利润的稀释。
在当下高度竞争的中国汽车行业,部分汽车厂商寄希望于狂投营销资源,以此建立技术品牌预期领先的市场印象,却忽视了企业生存根本在于投身底层技术研发,造消费者信赖的高品质车。
长城汽车在企业健康运营的正向循环下,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底气投入到高昂赛事之中,为产品研发锁上最后一道保险。正是把赛道当考场、把完赛当合格证,长城汽车才能为消费者交付卓越的品质与性能,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更高水平进阶。
不负热爱,魏建军亲征赛场挑战极限工况
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从传统巨头到新势力,企业领导者纷纷走向台前,以各种形式与消费者互动,试图建立亲民、科技或极具个人魅力的品牌形象。然而,多数CEO的“表演”局限于线上发布会、社交媒体直播或静态宣传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趋势,完成营销符号的塑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愿意亲自上赛道,直面极限挑战的老板可能只有魏建军一个,这一行为将他与其竞争对手的人设塑造拉开了本质性的距离。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知名的“懂车”和“爱车”的老板,魏建军拥有的驾照比试验工程师还多,他年轻时候就爱漂移和越野,还为自己赢得了“保定车神”的名号。
魏建军曾经说过,如果不做车圈董事长,他会选择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这种骨子里对速度与激情的热爱,也被他悉数注入长城汽车的产品开发之中。他把赛道当作“第二个办公室”,亲自体验每款车型的极限性能,从沙漠炽热的黄沙中到极寒冻土,他都在反复驾驶、检验底盘、动力和操控感受。
在营销同质化的当下,魏建军的亲自上阵,有效地为长城汽车注入了一种稀缺的“真实性溢价”。他的赛车服不是为了拍摄宣传片而特制的道具,而是在风沙与烈日中真正磨损的战袍。这种基于“硬核实践”的营销方式,在越野这一高度依赖信任和经验的细分市场,比任何广告语都更具说服力。
纵观全球汽车产业,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就是赛车手出身,他的驾驶经历深刻影响了品牌基因。全球最大汽车公司丰田的现任会长丰田章男,同样是一位热爱赛车的汽车公司掌舵人。他不仅多次以化名参加赛车比赛,还以实际行动推动丰田在性能车和驾驶体验上的坚守。
但与法拉利将赛事视为生存根本、丰田以赛事驱动文化变革不同,魏建军与长城的赛道实践,瞄准的是一个更具体、更紧迫的商业命题,即如何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为长城汽车的核心越野品类提供最强有力的品质背书。
作为首位参加国际A级赛事的中国汽车公司掌门人,魏建军参与的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基于真实风险的品牌实验。他通过亲身试炼,将企业家个人意志与品牌技术自信紧密结合,塑造出“敢于实践、敬畏极限”的品牌人格,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范式。
赛场出真知,长城汽车用赛道经验铸就量产品质
在当前汽车工业高度成熟的背景下,新车的研发无疑需要经过多轮严苛的试验场路测,以确保交付用户前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然而,将量产车型直接推向专业赛道接受极限环境验证,却并非所有汽车公司的选择。极端工况不仅极易暴露产品短板,参赛成本高昂,更对品牌声誉构成直接风险。
参与顶级赛事,是世界级汽车公司证明实力,在全球赢得尊重和认可的全球通行的语言和规则。长城汽车深谙赛事是产品最好的试金石,坚定走上这条“以赛促研”之路。
此次敦煌越野耐力赛,长城派出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车队,全部出征T2量产组。不同于T1组别的改装车竞赛,该组别严格规定赛车必须基于原厂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结构,仅允许加装必要的安全装备。这意味着,赛场上驰骋的战车,与消费者购买的市售量产车在核心“三大件”上完全一致。
在赛道这种极端环境下,量产车型将面临真实而残酷的考验。发动机持续高转高温、变速箱不断承受扭矩冲击,底盘则需应对高强度振动与复杂地形带来的综合挑战。沙漠、戈壁、古河床等地貌共同组成一座天然“极限实验室”,将全面检验车辆的可靠性与机械耐久性。
与此同时,赛道也是高质量数据的生成场。遍布车身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包括G值、温度、应力、轮速差等海量数据,为工程师优化标定和验证仿真模型提供真实依据,显著提升研发的精准性与前瞻性。
值得关注的是,赛道还是汽车技术的终极试验场和创新源头,许多习以为常的汽车技术,都源自赛道的残酷考验。1977年,雷诺车队首次在F1赛车上应用涡轮增压技术,以提升发动机功率。同年,萨博99成为首款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量产车型,开启了“小排量、高动力”的新时代。
同样的案例还有跑车上会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因其高强度、低重量的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最早应用于F1赛车和百万级超跑。随着生产工艺进步和成本下降,如今在高性能车型乃至普通车型的内饰件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助力车辆减重、提升性能与能效。
在长城汽车看来,借助赛事将有助于研发创新,并将前沿的技术和产品导入至量产车型,最终给消费者带来更安全与极致体验的产品。这种以赛场反哺市场的技术转化策略,也正是长城汽车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原因。
不久前,长城汽车刚在2025环塔拉力赛夺得双料冠军,此番携冠军底蕴再度出征敦煌,不仅是对产品实力的自信,更是对品牌技术标签的持续夯实。从环塔到敦煌,一场接一场的极限征战,不断验证着长城汽车全动力车型的性能极限与技术积淀。
打造越野文化,长城汽车让全球听见中国赛车声音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并连续16年保持全球第一 。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还站上了全球汽车技术研发的前沿。
然而,产销规模领先并不等同于汽车强国。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必须孕育出深厚的汽车文化,尤其是以赛车文化为代表的高水平竞技与工程技术生态。赛车文化既锤炼顶尖车手与工程师,也培养懂车、爱车的消费群体,进而推动汽车技术、品牌与用户文化协同发展。
F1、WEC旗下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以及WRC等均为世界顶级赛事的代表。这些赛事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舞台,所催生的工程技术生态也拥有庞大的经济规模。数据显示,全球赛车运动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95亿美元,而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据行业测算在2023年就已达到约6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过去20余年,中国汽车行业不断推广赛车运动,建立了上海国际赛车场、珠海国际赛车场等国际赛车场,也组建了环塔拉力赛、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但是受高门槛、高成本与专业传播壁垒的限制,赛车运动仍属于小众范畴。
为助力打破这一局限,长城汽车正积极推动赛车文化走向大众。今年,长城汽车参与发布国内首个“越野技能分级标准”,为越野爱好者提供清晰的进阶路径。用户可以通过参加长城的越野培训学院积累积分,提升等级,还有机会进入长城汽车环塔预备车手名单,与长城汽车一起征战环塔拉力赛。
在2025敦煌越野耐力赛中,长城不仅以厂商车队身份携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品牌全力参赛,更联合赛轮、黑熊轮胎、沙蜥减震器、MOTUL油液等多家供应链伙伴,搭建赛事共创保障平台,为俱乐部及民间车手提供全面技术支持与应急服务,显著降低参赛门槛。
魏建军的亲自参赛,其影响力远超传统车手或明星代言,极大提升了本届赛事的公众关注程度与传播效能,进一步将原本小众的越野赛事推向大众视野,推动赛事文化普及。这一举动,早已超越“企业家参赛”的表层意义,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深度参与国际竞技与文化传播的标志性事件。
从环塔拉力赛到敦煌耐力赛,长城汽车既书写着中国汽车的技术迭代故事,也勾勒着中国越野文化走向全球的蓝图。更长远来看,长城汽车还可利用在赛事中积累的经验,助力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越野赛事标准,推动中国在全球汽车赛事中的话语权,为国际顶尖越野赛事落地中国铺路。
魏建军亲征赛场的行为,也代表了中国汽车行业一种罕见的勇气与魄力,即敢于用最严苛的实践来验证产品,敢于用最真实的人格来塑造品牌。这条从赛场到市场、从文化到产业、从国内到国际的进阶之路,正是中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