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化名)是宁波余姚一家典当行的负责人。前阵子他遭遇了一件 " 糟心事 "。
好好地在做生意,突然一群陌生人冲进店里,把之前接受抵押的多辆汽车开走了。
王先生报了警,喊来了警察,却发现对方一脸无辜,还说这些车是他们公司的,自己也是 " 受害者 "。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双方这一对质,竟然牵出了一起大案件。
余姚公安供图
近日,余姚公安侦破了一起案值超过 1000 万元的汽车租赁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 11 名,查扣被诈骗车辆 26 辆,其中不乏法拉利、迈凯伦、保时捷、兰博基尼、奔驰等豪车。
9 月 11 日,余姚公安向潮新闻记者独家披露了案件始末。
一起纠纷两边都是 " 受害者 ",线索指向同一人
据办案民警介绍,王先生店里的那批车子,所有权归宁波当地一家租赁公司。
来租车子的,是一个叫曹某的男子,三四十岁。车是几个月前租的,一次性开走了好多辆。
一开始,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怀疑,因为每个月曹某都在按时缴纳租金,直到前段时间突然开始拖欠了。
余姚公安供图
工作人员通过车载的 GPS 查询,顺藤摸瓜找到了王先生的典当行。
典当行的工作人员也很无辜。这些车也是一个叫曹某的男子抵押给他们的,而且每一辆车都有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证件的信息上明明显示是个人,而不是公司。" 他们这么把抵押车开走了,我们面临的巨额财产损失怎么办?"
双方各执一词。
通过对双方的细致询问,民警发现,两边提到的曹某都是同一个人,无论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租,还是典当行的汽车抵押,均是他一个人负责沟通对接的。
为了防止曹某潜逃或继续实施诈骗,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民警迅速把曹某抓获。
曹某到案后,民警进行仔细核查,发现嫌疑人进行车辆抵押时提供的汽车证件全是伪造的。
曹某交代说,他曾在宁波经营过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凭着对行业的熟悉,动起了歪脑筋。今年 4 月,他从其他租车公司办理了汽车租赁手续,合法获得车辆的使用权,再去网上伪造车辆的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把证件信息篡改到自己或他人名下,再冒充车主的身份将租赁的车辆 " 抵押 " 给第三方,来骗取抵押贷款。
余姚公安供图
篡改证件信息所使用的个人信息,有的是他自己的,有的来自他身边的朋友。
根据曹某供述和案件侦查中掌握的线索,余姚警方奔赴宁波海曙等地,接连抓获赵某等 10 余名涉案嫌疑人。
据民警介绍,他们骗取的借款,除部分用于支付租赁公司的租金和分期支付的抵押费用外,绝大多数都被曹某、赵某等人瓜分,已被挥霍殆尽。
截至案发,该团伙通过诈骗手段非法获利超 600 万元,涉案车辆达 26 辆,涉案总金额高达 1000 余万元,受害租赁公司有十余家。
目前,曹某、赵某等 11 名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进一步办理中。
余姚公安提醒:汽车租赁公司要严格审核流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针对证件、文书应及时通过相关机构核验真伪,做到防患于未然;广大公民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因贪图短期利益沦为犯罪帮凶,避免成为诈骗链条中的 " 工具人 "。余姚公安始终保持对各类诈骗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只要触碰法律红线,必将依法深挖彻查、严厉惩处,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