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奋进雪域新篇——西藏体育事业六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甲子奋进雪域新篇——西藏体育事业六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5-09-07 动态更新

新华社拉萨 9 月 5 日电(记者黄耀漫)1965 年 9 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西藏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从没有一块标准体育场地到近万个场馆遍布高原,从无缘国际赛场到世界冠军涌现……倏忽一甲子,西藏体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体育运动作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高原群众注入健康活力,而西藏体育事业的巨大进步,成为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生动缩影。

图为在布达拉宫脚下的宗角禄康公园举办的第二届拉萨锅庄舞大赛(决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从一无所有到万象更新

封建农奴制时代,西藏辽阔的土地上,几乎找不到一处专门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被 " 三大领主 "(官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当作增派差役和增收苛捐杂税的工具。

" 小时候哪里有体育活动,每天都是干不完的活。" 今年 81 岁的顿多回忆道。她出生于日喀则市仁布县一个农奴家庭,父母终日要在农奴主的庄园里劳作。

195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掀起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解放。1965 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1985 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 20 周年之际,西藏首座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落成。进入 21 世纪后,西藏体育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2014 年,占地约 25.8 万平方米的拉萨市文化体育中心投入使用,成为拉萨市民日常健身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截至 2024 年底,西藏共有体育场地 9189 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96 平方米。

资料图片:2019 年 6 月 22 日,摔跤奥运冠军张小平和竞走奥运冠军王丽萍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文化体育中心为拉萨市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们上了一节训练课。图为拳击奥运冠军张小平正在指导小运动员的压腿动作。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 国家关心西藏,创造了这么多好的健身条件,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如今,顿多每天上午都在太极拳晨练站和拳友们一起练习太极。" 大家每天一起练太极拳,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互相鼓励、彼此陪伴,生活更加开心和幸福。"

民族传统体育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赛马、藏棋、藏式克郎球、响箭等特色项目蓬勃发展,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不断涌现。2024 年,西藏共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433 个,举办各类赛事活动 8748 场。

3 月 2 日,2025 年藏历新年初三民族传统马术表演暨民族赛马活动在拉萨市北郊赛马场举行。图为马术队员在表演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西藏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时的 35.5 岁已大幅提高到 72.5 岁。

体育运动:从登山到多元突破

登山运动在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是中国体育勇攀高峰的一面精神旗帜。而在中国登山几乎每一项国家荣誉的背后,都有着西藏登山运动员的身影。

1960 年 5 月,藏族运动员贡布与王富洲、屈银华一起,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奇迹。此后,西藏登山队屡创佳绩:1975 年,中国登山队九勇士再次从北坡登顶珠峰,藏族登山家潘多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2008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珠峰峰顶成功传递;2020 年,中国测量登山队再次登顶珠峰完成测绘任务……一代代登山健儿在世界屋脊标注中国高度,彰显民族攀登精神。

拼版照片:左上图为 1960 年 5 月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右)、贡布(中)和屈银华(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左下图为 2008 年 5 月 8 日,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登山队队员罗布占堆(左)点燃第一棒火炬手吉吉手中的 " 祥云 " 火炬(新华社发);右图为 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测量工作(2020 年 5 月 27 日新华社特约记者扎西次仁摄)。新华社发

不止于登山运动。民主改革之后,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无数普通人从大山、牧场中走出,通过体育实现人生梦想,也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各地。

1982 年,标枪选手普布次仁参加印度新德里亚运会,这是西藏运动员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国际赛场;

1988 年,射箭选手多吉秋云参加第 24 届奥运会,成为首位亮相奥运舞台的西藏运动员;

2011 年,摔跤选手西洛卓玛在世界摔跤锦标赛上摘得桂冠,成为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首位竞技体育世界冠军;

……

据统计,2013 至 2024 年间,西藏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共获得奖牌 823 枚,其中金牌 289 枚、银牌 219 枚、铜牌 315 枚。

依托自身高海拔和雪山资源优势,近年来西藏重点培养中长跑、雪上项目选手。2024 年,西藏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就取得 4 金 1 银的喜人成绩。18 岁的滑雪登山运动员次旦玉珍已多次获青年世界杯、世锦赛等大赛冠军。

2 月 12 日,次旦玉珍在第九届亚冬会滑雪登山混合接力决赛中,她当天和队友布鲁尔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 我小时候经常上山放羊,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出国比赛,能站上那么多山峰的山顶。" 这个农牧民家庭的女孩如今把目光投向了 2026 年米兰 - 科尔蒂纳冬奥会," 我还要更加努力,站上冬奥会的领奖台 "。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 " 新引擎 "

藏北草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恰青赛马节。赛场外的展销区,58 岁的谢嘎和同事次仁卓玛早早布置起摊位,将手工编织挂件、酥油、奶渣等产品摆放整齐。她们同属那曲牧女联合创业有限责任公司," 以前我们只能靠放牧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如今赛马节越办越热闹,我们不仅能观赏精彩比赛,还能增加收入。" 谢嘎笑着说," 去年通过赛马节展销收入四十多万元,希望今年能卖得更多。"

2024 年 8 月 12 日,骑手在 2024 年恰青赛马节传统十公里大跑项目中角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作为藏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传统盛会,那曲市恰青赛马节除了传统赛马项目,还增设了抱石头、乌尔朵、拔河、押加等群众性体育项目,为农牧民搭建起一个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平台。

" 相较于往年,今年赛马节规模更大,预计带动增收人数约 1.5 万人。"2025 年那曲市恰青赛马节组委会活动组组长成晓光说,希望通过技能培训与项目签约,既实现农牧民短期增收,也能促进长期就业,让赛马节真正成为农牧民稳定增收的助推器。

《西藏自治区 " 十四五 " 时期体育发展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事业 "。依托珠峰商业化登山的成功经验,西藏正积极围绕山峰资源开发攀岩、徒步、露营、定向、航空、滑雪、山地马拉松、自行车等多元体育项目。

图为游人在位于西藏那曲市比如县境内的萨普雪山下徒步。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传统与现代交融,体育与经济共生。西藏正通过 " 体育 +" 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激发区域经济新动能,体育产业日益成为推动高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甲子奋进雪域新篇——西藏体育事业六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