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海全市约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在这个缅怀历史、致敬英雄的特殊日子,开学日被赋予了更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意义。
9月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孩子们排队进入教学楼。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这份庄严与温暖交织的氛围尤为浓烈。在晨光中,学生们踏入了这个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底色的人生课堂。据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徐建英介绍,今年学校共有270余名新生。初来乍到的孩子们或紧握父母的手,好奇地张望校园;或在校门口依依不舍地回头告别,稚嫩却坚定地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
高年级学生进入校园。
萌娃在校门口交流。
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徐建英和一年级新生交流。
家长送孩子上学。
高年级学生举着横幅迎接新生。
进校前,家长帮一年级新生背上书包。
在教学楼入口,学校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设置了三个展区。在第一个“红心传承馆”推荐区,孩子们正饶有兴致地翻阅着书籍。“在抗日战争中,还有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英雄呢!像送鸡毛信的海娃、站岗放哨的王二小,他们不怕困难,用智慧和勇气帮助大人们。”一位小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述抗日战争中的故事。
小讲解员介绍书籍的内容。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中“红心精神传承馆”里的读物。
孩子们正饶有兴致地翻阅着书籍。
不远处的“烽火科创接力站”展区,则向学生们展示了科技强国、守护和平的现代篇章。六年级的纪同学是学校科技社团的成员,她熟练地操纵着一台机器狗,吸引了众多同学好奇的目光。这台机器狗是家长为了支持她探索科技兴趣而购置的。她利用暑假自学了操作技巧,在开学日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展示。
六年级的纪同学正在操纵机器狗。
学生们观看机器狗表演。
“在芦苇荡,红军战士曾巧妙利用自然环境优势,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小讲解员引导着孩子们参观第三个展区“战地生存智慧站”,并在树上留下拇指印装点树木,“绿色世界里既有御敌求生的智慧,也承载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孩子们在引导下,纷纷用沾满颜料的拇指在展板的树木上留下印记。
小讲解员用沾满颜料的拇指在展板的树木上留下印记。
至此,一场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清晰可见:“红心传承馆”缅怀英雄,筑牢信仰之基;“烽火科创接力站”立足当下,砥砺强国之技;“战地生存智慧站”敬畏自然,启迪共生之哲。 学校通过这三个环环相扣的展区,成功为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跨越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精神洗礼,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在多元化体验中深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