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2025-08-22 动态更新

界面新闻记者 | 肖芳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快手可灵AI的赚钱能力正在大幅提升。

快手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可灵AI在该季度的营收达到了2.5亿元。而根据此前快手财报披露的信息,可灵AI自去年7月开始商业化到今年2月的累计收入为1亿元。这意味着,可灵AI的营收能力已经提升了数倍。

界面新闻从一位快手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今年4月和5月,可灵AI的月度付费金额均超过1亿元。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快手CFO金秉还透露,可灵AI在商业化营收上的进展比预期更快,根据目前的营收情况判断,预计今年可灵AI今年全年的营收比今年年初定下的目标翻一倍。

财报显示,快手第二季度的总营收为350亿元。其中,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198亿元,直播收入达100亿元,是快手营收的主要来源。从营收结构上看,可灵AI对快手整体收入的贡献还十分有限,但其营收快速增长的更大价值在于逐步验证了视频生成模型的商业化能力。

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自去年年初Sora发布以来,国内很多互联网大厂也开始投入资源研发视频生成模式,但行业中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百度CEO李彦宏曾在去年表示,Sora这种视频生成模型的投入周期太长,10年、20年都可能拿不到业务收益,无论多火爆,百度都不去做。

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业界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论,一方面是因为视频生成模型的训练推理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商业化前景不够明朗。从今年可灵AI的运营情况来看,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和训练推理成本的下降,从业者此前担心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据界面新闻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快手内部把视频生成模型确定为重点方向,为其配置的研发资源也更多,在算法、选型组合进行更多探索和突破。

可灵研发团队推出了全新的架构,该架构能够依据扩散模型在不同生成阶段呈现的异构特征,对计算资源进行更科学的调配。尤其在图像生成方面,可灵AI通过架构的创新,激活1倍的参数量能够实现3倍的生成性能,让训练推理成本大幅下降。

一位快手技术人员则告诉界面新闻,可灵AI通过算法模型codesign,使用定制化全流程推理方案,在效果无损的情况下,能够大幅降低推理成本。

在模型能力上,可灵AI自去年6月发布以来已经迭代升级近30次,不仅在视频的画质、语义理解和响应、画面美学等方面的生成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人物的表情、动作也更符合真实世界的规律,这让其在营销宣传、影视制作等领域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据界面新闻了解,可灵AI目前的商业模式以付费订阅为主,主要的客户来自于视频自媒体、广告营销从业者等专业创作者群体。同时,小米、蓝色光标等对视频创作有需求的企业也成为了可灵AI的客户。

根据快手方面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可灵AI已累计生产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

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金秉还透露,可灵AI在推理算力层面已经实现了毛利率为正。从长期看,可灵AI的单位训练推理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这些信息无疑让外界对可灵AI有了更加积极的预期,也让快手在视频生成模型上的投入更加坚定和积极。据金秉透露,快手在今年年中追加了可灵AI在推理算力方面的投入,公司对可灵AI相关的2025年Capex上的投入较年初预算也实现了翻倍。

在可灵AI商业化进展较为顺利的情况下,一些原本对视频生成模型有所怀疑的互联网大厂也开始了探索,百度就是其中之一。今年7月,百度对外发布了自研的视频生成模型蒸汽机(MuseSteamer),和百度系的文心系列大模型不同,这款模型自发布起就有了明确的商业化场景,即服务百度的广告主和代理商,用于营销素材的生成。

在明确的商业化需求下,视频生成模型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成为了驱动营收增长的生产力中心。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越来越多内容类平台都开始尝试使用视频生成模型辅助生成营销素材,来降低广告主的营销成本。

作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也在第二季度基于可灵AI探索更适合特定行业需求的营销素材产品方案。比如,在服装行业,快手推出了主播和模特双人直播间功能,支持模特根据主播讲解进行实时换装展示。一家男装品牌使用该功能之后,营销素材的消耗量增长了2倍。

快手CEO程一笑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在满足专业创作者和从业人员需求的基础上,可灵AI还将推出更多创意玩法,力求实现在普通大众用户层面的增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