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8 月 15 日俄美领导人会晤越来越近,各方密集表态,不断释放信息。美国总统特朗普 11 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他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将是一次 " 试探性会晤 ",结果 " 或好或坏 ",但相信双方会进行 " 建设性对话 "。
俄美领导人会晤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搅动各方风云。特朗普抛出 " 试探性会晤 " 的说法,似乎有意降低外界期待;乌克兰则拉着欧盟说要确保自己的安全;欧盟也紧急开会,好像要为乌克兰撑腰。种种动作的背后,各方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首先,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次会晤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要继续延续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所推动的乌克兰危机进程及美俄关系的缓和进程。前一段时间,由于战场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方面的策略调整,短期内美俄之间的矛盾上升,美国方面甚至用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要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在美国看来,如果现在能够实现一次和俄罗斯领导人的会晤,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与俄罗斯的僵局,同时也能继续延续美国试图主导俄乌冲突解决的进程,这样的话就能服务于美国更大范围的全球战略的调整。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俄美领导人会晤对俄罗斯来说,应该是一次外交上的突破。一方面,俄罗斯需要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同时俄罗斯要通过自身的外交策略,要不断去掌握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的主导权和节奏,不让美方按照自身的节奏去推进。俄罗斯能够去阿拉斯加州,事实上打破了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在外交上的围堵。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对乌克兰方面来说,美俄领导人的会晤一定程度上让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回到了特朗普刚上任时期,也就是由美俄主导,最终由乌克兰被动接受的一个局面。因此乌克兰方面现在主要的目标是要尽力对美俄领导人会晤施加影响,同时不断在停火、领土问题上表明自身的立场,因为只有这样,乌克兰方面才有可能避免被动接受美俄双方的协定或美俄双方的共识。与此同时,乌克兰的策略还在于要紧紧拉住欧洲,因为在乌克兰看来,只有和欧洲进行深度捆绑,把乌克兰的安全问题扩大成欧洲的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加重它在未来自主决定进程的分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至于欧洲,现在欧洲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乌方的这种说法,就是把乌克兰安全作为整个欧洲安全的一部分。甚至我们看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内部还在不断渲染俄罗斯的安全威胁。换句话说,欧洲的主要目的仍是要继续争取能参与到美俄主导的所谓竞争中,而且要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把自身的安全关切要放到美俄的议事日程中。所以我们看到近一段时间,无论是欧洲内部一些国家的联合发声,包括欧洲现在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和乌克兰提出一些共同的谈判原则等等,都可以看出,现在欧洲一方面在外交上还是要积极争取,能够获得和美俄一个相对平等的谈判地位。同时要通过继续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继续制裁等问题上,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作用。
所以从这个复杂的局面来看,这次美俄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会晤,应该说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博弈环境下进行的。最终我觉得双方很难就俄乌冲突的解决达成更多的共识,可能双方会提出一些基本的方向或者是让双方的观点进行一些表达。因为接下来无论美俄之间达成何种共识,要让谈判成果真正落地,要让和平真正在俄乌之间以及在欧洲大陆上实现,其实离不开欧洲的配合和乌克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