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公募自购总金额已达7.47亿元。
8月11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南方基金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与韧性,是支撑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石。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我国上半年GDP仍实现5.3%的稳健增长,宏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同时,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共同构筑起中国经济强大的增长韧性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此前8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8月7日,泰康基金公告称,已于2025年8月5日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公司旗下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C类。
澎湃新闻据基金公告统计,年内已有21家公募宣布自购旗下基金,总金额达7.47亿元。其中,南方基金以2.3亿元的自购金额位居榜首,创下年内最大自购纪录。
建信基金紧随其后,于4月11日宣布运用固有资金不少于1.8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与此同时,建信基金自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已陆续运用固有资金1.73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上述自购资金持有周期均不少于一年。
此外,方正富邦基金、华商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安信基金年内还曾两次宣布自购。兴证全球基金、招商基金的年内自购金额则均在5000万元及以上。
另从基金公司净申购旗下产品情况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10日,年内已有7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净申购总额达137.13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获净申购17.52亿元,占总规模的12.78%。
具体来看,景顺长城基金、中欧基金以385次申购位居榜首,年内净申购金额依次为30.39亿元、21.6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年内净申购金额也超10亿元,达11.23亿元;南方基金、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年内净申购金额分别为8.23亿元、6.52亿元、5.18亿元、5.04亿元;汇添富基金、农银汇理基金、诺安基金等17家公募机构年内净申购金额则均在1亿元以上。
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相对海外市场而言,A股的估值仍处于低位,未来依然存在较大的扩张空间,继续看好几个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当前AI应用、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甚至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招商基金认为,国内外宏观风险相对可控,无风险利率下行与增量资金入市趋势明确,依旧看好A股中期走势。继续关注具备产业催化的成长方向: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等,以及调整兑现后配置价值提升的大金融。
中长期看,招商基金称,香港科技板块因其高成长性和技术壁垒,或成为未来资金关注的重点方向,港股市场盈利或迎来修复,有望继续走出由盈利驱动的行情。
海富通基金则指出,“反内卷”政策效应显现,PPI同比降幅持平但环比改善,后续有望筑底回升。从历次PPI回升后的市场表现来看,短期成长、TMT风格或相对占优,长期周期风格或相对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