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拥有5座“GDP万亿城市”,数量居各省份第一,五市GDP合计量约占全国的6%、全省逾六成。目前,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的“经济半年报”已揭晓,当期经济增速分别为5.7%、5.3%、5.3%、5.8%、5.8%。
上半年,被称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为省内各市带来红利。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苏超’效应”频频出现在各地的“半年报”中——各市发挥“苏超”的撬动作用,推动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南京的规模以上体育业营业收入,南通的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常州的限额以上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行业零售额均出现两位数增长。
2025年7月5日,南京,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6轮,南京Vs苏州。视觉中国 图
南通、常州GDP增速并列第一
上半年,“最强地级市”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2.35亿元,5.7%的增速与全省持平,增量943亿元,居5座万亿城市之首。
去年,苏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3.7亿元,成为全国第七个“万亿消费城市”。今年上半年,苏州该项指标为4635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智能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1.5%和26.6%。
南通、常州分别于2020年、2023年进入“万亿俱乐部”。上半年,两市GDP分别为6581.2亿元、5079.13亿元,增速均为5.8%,在5市中并列第一。
工业生产是拉动两市经济较快增长的引擎。当期南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其中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21.2%)、铁路船舶(20.0%)、计算机通信制造业(15.7%)增长较快。
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规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的产值增长。从新动能看,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6.6%和8.0%。
上半年,五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承压,但消费、出口动能有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靠前的是南京(5.3%)、无锡(4.7%)、苏州(3.8%),出口增速排名靠前的为南通 (19.7%)、常州(16.3%)、无锡(13.5%)。
作为全国十强城市“守门员”,南京近年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今年以来,该市围绕产业主攻方向,成立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4个“产业攻坚办”,升级智能电网等6个产业专班,推动重点产业加快突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规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分别增长45.0%、22.1%、44.2%。
“苏超”拉动文体餐饮营收大增
5月以来,业余赛事“苏超”火爆,它以足球为媒介,融合体育与文旅,构建起从线上到线下、从赛场到街头的消费场景。
2025年7月20日,江苏淮安,球迷齐聚里运河畔的漕运门广场观看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视觉中国 图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6月末完成的调查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道“苏超”,关注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占近八成。据交汇点新闻,“苏超”开赛两个月内,微博热搜中与其有关的话题达171个,总阅读量29亿。
7月28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审议省政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苏超赛事激发活力。数据显示,苏超前六轮,江苏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增长42.7%。
江苏省统计局披露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苏超”效应初步显现。5、6月份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市、区)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2个、1.6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快餐服务营业额增长21.2%、6.2%,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9个百分点。
在各“万亿城市”,上半年南京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受“苏超”等赛事带动,其中体育业营收增长19.3%。在斩获泼天流量的常州,上半年文体用品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行业零售额增长25.5%;文旅、餐饮等服务型消费需求释放,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4.3%。
南通的“半年报”提到,随着文体旅商活动带动以及“苏超”的接续影响,当地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0.2%和14.0%。苏州聚焦“美食+”“演艺+”“赛事+”“会展+”等激发消费潜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初步分别增长12.5%和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