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马上评|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2025-07-17 动态更新

“2013年到2023年,我体检了10年,从来没有被检查出患癌风险,结果我2024年被确诊癌症晚期。”据指尖新闻报道,近日,北京的张女士质疑,体检机构爱康国宾因为“误检、漏检”,耽误了她的治疗。 

张女士所患的是肾癌。2024年,她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因“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进行右肾摘除手术。2025年又在国外医院被确诊为“肾癌骨转移”,而且骨转移已经达到了晚期。但在一份张女士提供的2022年的体检报告中,却清楚地显示“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体检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早捕捉到疾病的信号,并尽早进行干预。一般来说,越早发现,越早干预,疾病的治愈率越高,对身体的损害越小。因此,体检应该是一道健康的前置防线。如果体检只是走过场,查不出身体的异常信号,那么其意义何在?

人体疾病非常复杂,确实有很多病不是常规体检所能检测到的,不过,体检对于肾癌筛查并非毫无作用。在中国抗癌协会组织编写的《2025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中,明确指出:肾脏超声检查经济、简便、无辐射,普及率高,是目前最常用的初检手段。此外,体检中常见的CT、尿常规等检查也有可能发现肾癌的端倪。

张女士也声称,她咨询过多位专家级的医生,都表示她所患的肾癌和骨转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病情肯定不会如此严重。按照这个说法,她身体的相关部位应该早就出现异常,那么,体检报告中的“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为什么常规体检查不出癌症风险?是否存在漏检、误检?这不仅是张女士的疑问,也是很多每年参加体检的网友所关注的。

当前,单位组织健康体检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非常普遍,人们当然希望体检报告单上都显示“正常”“健康”“未见异常”,但是,假如该做的项目变成走过场,该检出的问题检不出的话,这样的体检不仅失去了意义,反而可能耽误疾病的干预治疗,成为健康的“绊脚石”。

2024年,新疆一法院曾审结一起案件,某公司组织员工体检,体检中心却未能检测出某员工已患病,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法院判定体检机构存在过错,需对案涉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判决体检中心按照70%的责任比例向参检员工赔偿共计32万余元。

我国《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规范,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民法典则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当然,疾病的发展涉及复杂的医学专业问题,没能检查出张女士患癌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存在误检、漏检,到底应不应该负责、应该负怎样的责任,可能还需要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或医疗纠纷仲裁机构给出专业判定。

无论如何,这起事件提醒各大健康体检机构,一定要加强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建设,依法依规认真开展体检,绝不能走过场。这是对体检者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体检机构的声誉负责。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马上评|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