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一周通关”,首批26只产品获批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一周通关”,首批26只产品获批

2025-05-23 动态更新

申报一周后,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火速获批。

5月23日晚间,澎湃新闻记者获悉,继5月16日产品申报后,5月23日,易方达、富国、广发、嘉实、中欧、汇添富基金等基金公司上报的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其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率先披露发售公告,旗下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将于5月27日正式发行,募集结束时间为6月20日,拟任基金经理为黄鼎。

此外,渠道人士透露,华夏基金王君正、东方红资管周云、广发基金王明旭、平安基金何杰等多位价值老将或将出现在拟任基金经理名单中。

就产品投向和业绩比较基准选用而言,该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

跑赢基准管理费才会“升档”

据了解,与过往浮动费率产品不同,新一批全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在费率机制上做了重大革新。

第一,管理费率挂钩投资者持有一定时间后的实际收益情况、以及相较业绩基准的表现,更强调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并首次将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真正实现“千人千面”差异化。

第二,明确锚定业绩比较基准,激励基金管理人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完善投研体系,强化对长期超额收益的挖掘。

第三,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兼顾投资者长期投资与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新机制下的“新基金”对各家基金公司的综合运营和平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体而言,当投资者赎回、转出基金份额或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时,持有期限不足一年(即365天,下同),则按1.2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

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则根据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确定对应的管理费率档位:若持有期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为正,按1.5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若持有期间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其他情形按1.2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对基金公司管理能力和系统能力提出了全新考验。与传统固定费率基金不同,浮动费率基金需实时跟踪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期限与收益情况,在赎回、转出或合同终止时精准计算管理费,这要求基金公司具备更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能力与强大的数据处理、计算系统。

“风格漂移”“名不副实”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举措,其底层逻辑始终锚定“投资者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聚焦投资者回报与行业长期发展。其中,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的改革受到行业高度关注。《行动方案》还指出,在未来一年内,引导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浮动费率基金的数量将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在费率设计上还充分践行了《行动方案》提出的“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明确将管理费水平与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挂钩,一方面突出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产品的“锚”,使得基金的投资目标、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都更加清晰明确,另一方面管理人实际获得的管理费也将按照基金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进行调整,以是否超越基准作为评估基金业绩好坏的标尺,进而有效约束基金的投资行为。

从中长期来看,上述人士称,权益基金过去常见的“风格漂移”“名不副实”等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基金投资透明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投资风格有望更加稳健。

据悉,除了首批获批产品的管理人外,多家基金管理人对开发新模式产品表达出兴趣并积极筹备,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此类产品获批问世,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供给。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一周通关”,首批26只产品获批》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