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藏海传》:打破爽剧框架的复仇叙事也很爽

人民网评《藏海传》:打破爽剧框架的复仇叙事也很爽

2025-05-23 动态更新

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曹译文导演的古装传奇剧《藏海传》正在热播。该剧讲述了原名稚奴的藏海因家族被灭门隐忍十年,在重返京城后凭借营造技艺与纵横之术在朝堂周旋、智博奸佞,一步步揭露父母惨死真相并维护了家国大义。

主人公藏海从最初的“隐忍复仇”到最终“心怀天下”的成长,展现了传统叙事中“快意恩仇”的表层张力,又深入挖掘了仇恨如何重塑人格、又如何被更高价值消解的渐进过程,最终完成了个体从“复仇者”到“守护者”的转变、升华。

《藏海传》突破了国产古装剧中把复仇叙事简化为“以血还血”爽感宣泄的创作谱系,在已有的创作体系里寻求革新,将“复仇”与“成长”这两大主题交织为关于人性蜕变与自我救赎的双生叙事,在极致的矛盾冲突中注入了更多东方美学与哲学思辨的气质。

《藏海传》的复仇叙事正是始于一场灭门惨案:大雍国钦天监监正蒯铎因发现象征权力的“蛇眉铜鱼”与“癸玺”而被权臣平津侯灭门,幼子稚奴目睹亲人惨死,被神秘面具人救走。“复仇”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信念”。在被救走后的十年间,在星斗大师、高明与六初三位师父的教导下,已化名“藏海”的稚奴学习知识、积累技能。随着剧情发展,藏海设计让皇帝识破平津侯的篡权野心,并联合挚友化解战争危机。应该说,所有这些都是对于“复仇”这一经典主题的再一次重写。相较而言,作为传记式叙事类型的“成长”主题包含的关键元素在《藏海传》中的呈现形式不仅是该剧的命名,更重要的是在剧中情节的展示。在剧中,藏海虽然旨在复仇,却并没有沦为冷血的复仇机器。面对仇敌平津侯之子庄之行的天真,他一度因利用无辜者而陷入愧疚;与冬夏公主香暗荼的情感纠葛,更让他意识到仇恨之外的人性温暖。这种具象化的“成长烦恼”超越了传统复仇者的单向度形象,显示了仇恨对人性的异化与救赎的可能,也突出了主人公在复仇中成长、在成长中复仇,并最终转变为对家国命运担当的理想人格构建,原因在于藏海的成长不仅是技能的精进,更是身份与认知的双重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藏海传》中复仇与成长的双生叙事也颇具沉浸感与哲思性,但其争议亦不容忽视。然而,这些争议恰恰印证了市场对优质类型剧的渴求——观众既希望看到复仇的快感,又期待更深层的人性探讨与文化表达。

《藏海传》证明了复仇叙事可以超越爽剧框架,成为探讨个体成长与文化认同的载体。当藏海最终放下仇恨、选择守护家国时,剧集完成了一次对传统主题的创造性转化:复仇不是终点,而是理解人性复杂性与历史延续性的起点。这种创作思路,为国产剧的类型创新带来了一些新启示——将个体命运嵌入更广阔的文化语境,能让传统主题焕发新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人民网评《藏海传》:打破爽剧框架的复仇叙事也很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