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首要的是,我们要理智地看待市场上的那些所谓预测试题的书籍,即便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教授今年也仅命中了一道半题目,这让学生们感叹不已。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真正的权威指南是每年官方发布的红宝书。我们不应盲从,不应追逐潮流,深入理解和研读大纲才是备考政治的正确路径,没有捷径可行。通常来说,大纲至少需要通读三次,并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解。至关重要的是,要去做历年的真实考题,特别是主观题部分。这些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关键是找出评卷教师的评分要点,并掌握标准的答题表达方式。这一过程可能较为艰难,但只要你遵循这种方法学习,到了考试时面对考研题目就会感到轻松许多,不再过度依赖预测名师。命题组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未来能准确预测到的题目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提升自身的独立答题能力,以平静的心态应对考研政治是至关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是从看课本开始的,但是由于时间不足,看完微积分的课本就直接开始复习全书了。教材不用看的很细,因为大量的练习都在全书上等着你去攻克……我当时用了10天看完微积分,看完教材后就开始啃那本李永乐、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我买的是那本李永乐的大红色的全书,说实话并不好用,所以不建议大家买,因为一开始买错了觉悟太晚就懒得换了,全书的线代部分我没做,用的是李永乐那本线代讲义,非常好用,强烈安利给大家。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和单词。单词我总共记了4遍。真题我做了三四遍,全文翻译了两遍。看张剑的黄皮书两遍。可惜最后我有点懈怠,考得不怎么好。我考前一个月找了一份从来没做过的真题自测,第一卷还做了54分(总分60)。单词方面用的绿皮厚厚的像砖一样的单词书,也有人用恋恋有词,但个人讲,看你们的偏好,哪本适合你就选那个。单词一天背一章,第二天复习前一章加新的一章,大概两个多月就可以背完。之后我是倒着每天看5章。重要的是,千万别把单词扔下,不然前功尽弃了!起初可能会感觉没什么用,但之后真的会发现你读文章利索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仪器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它包括了光学、电子学、机械设计、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在复习初期,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理解各部分知识点间的联系。例如,光学知识是如何在实际仪器中转化为电信号,再凭电子学原理进行处理,由机械设计实现物理形态。
对光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基本原理,以及各种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光栅的工作机制。这部分需大量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电子学方面,要熟悉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的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逻辑门、组合电路、时序电路也是必考内容,需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机械设计部分,重点关注精密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比如精度控制、振动分析等。理解这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信号处理部分,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工具的应用是重点,要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信号处理系统。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知识,阅读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应用。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这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
组队学习或参加辅导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讨论和交流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知识点,也激发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