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电影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随时关注肖秀荣老师补充更新的材料。12月份《8套》选择再做一遍,完成《4套》,主观题答案背诵。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肖秀荣是全部押中,在8套和4套里面。选择题40以上不难,主观题还是多写吧。
考研英语方面:
实话实说英语这一门课是所有考研复习科目当中,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是最难的,因为它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积累的语言功底。当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过线并不困难。具体要考到多少分儿,跟每一个人的基础和复习的程度息息相关。对于英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的话,再初始的复习阶段是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习的,因此,上半年的时段,我觉得英语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而在进入下半年之后呢,投入的精力应该出现递减。考生朋友如果之前对于词汇的积累不够的话就需要先把词汇积累做好。我其实并不主张去背诵单词书,因为单词书中的含义并不一定就是考试当中考察的含义。我的观点是通过阅读翻译文章中的生词来学习单词,每遇到一个不会的单词就把它记住,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记单词。翻译,阅读文章要做到,每一个单词都认识每一个句型都理解每一个选项都明白。刚开始的时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很正常,之前的复习不要过分的强调速度,而要注重质量。写作的复习的话应该积累一些好的句型,如果水平不够的话,就要提早准备模板。至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其实都有解题的方法,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和领悟,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题的秘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影创作基础是我深入理解电影艺术的基础。这门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剧本创作、摄影技巧、剪辑理论以及声音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剧本创作,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故事结构,熟练运用三幕剧或者英雄之旅等经典叙事模式。多读剧本,分析优秀作品的构造,能帮助提高写作水平。摄影和剪辑则需实践来提升,尝试使用手机或小型摄像机进行拍摄,并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以此加深理解。至于声音设计,了解其如何增强影片氛围和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电影导演实务是实际操作的精髓,它要求具备领导团队、协调各部门的能力,也需有深厚的电影理论知识。在备考期间,我深入研究了著名导演的执导风格,如斯皮尔伯格的情感引导,或是库布里克的视觉美学。凭参加剧组实习或模拟实践活动,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记得要时刻保持对电影的热情和敏感度,因导演就是电影的灵魂,他/她需感知并传达出每一个镜头背后的故事。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定期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笔记体系,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帮助在考试中快速定位信息。模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凭历年试题熟悉题型和难度,找到答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