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教材:肖秀荣《精讲精练》一套+《命题人讲真题》+8套卷+4套卷;蒋中挺《基础过关八百题》+《真题百分百》+《绝对考场五套题》+《形式政治预测》等。关于政治这一科,我希望大家可以上点心。不能完全像我一样马马虎虎的对待这个事情,因为毕竟政治还是一个很主要的学科,影响着大家的总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复习大概是这样:因为我是从6月底7月初才开始复习的,之前把绿皮书上的单词边背了一遍边抄在小本子上了。当然这之前的那遍基本没记住啥。从正式开始,每天早上大概花1个小时背单词,平均3-4个list,这3-4个list是包括前一天背过的两个list,再加上当天往后滚的2个list。前期可以少点,后面加码,而且有的单元单词多且难,稍微慢点,单词少的简单的List可以快点,晚上回去睡前再背下早上背过的list,时间随意,“任务”完成就行。后期就没怎么背单词了,或者说背的很快了,早上最多只给了半个小时背,因为加上了作文,需要作调整。关于背单词,我的体会是,快速反复,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很难记的单词而停留过长,其实也没记住,这不是你记忆力好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个难词,适当多花点时间熟悉可以,但不要太长,每个单词的词性词义一定要记全,考研很多时候不是考常用意思,考到僻意了很正常。人的记忆都是曲线下降的,必须要反复加深印象,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我每天往后滚的单词并不多,但是却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回顾昨天背的“新的”,晚上睡前再巩固一遍我觉得效果也不错,当然英语大牛们觉得不需要的请忽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法学,顾名思义,是对法学基本原理、概念、制度的深入研究。我在备考时,首先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我深入研读了法理学、宪法学等基础课程,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特别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历史发展和各国法制比较也是重要的考察点,这需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学习理论法学,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运用,不只是记忆。要善于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形成自有的法律思维方式。
至于应用法学,它更注重于法律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我主要集中在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每一种法律都有其独特的规则系统和适用场景,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需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在复习过程中,我习惯于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会定期参加学校的模拟法庭活动,实战演练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并非孤立的,它们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理论法学提供了法律的宏观视角和基本原则,应用法学则将其具体化,使法律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在学习中始终试图寻找两者的连接点,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将实践经验提升至理论高度。
我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除了教材,还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关注最新的司法解释和立法动态,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增强对法律动态的理解。保持对法律的热爱和敬畏之心,这是学习法学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