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是红宝书出版之后才开始复习的,时间不长,强度随着对背诵的需求增大而逐渐增大。主要学习书籍是1000题+红宝书,押题卷使用的是肖4和蒋5,风中劲草买了但没什么时间看,最终没有使用(当然我不是说它不好,只是我没能亲身证明它好不好)。等八九月份肖秀荣三件套出来以后跟着肖秀荣老师走。给自己做个计划,每天背书、刷题。遇到实在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比如马政经),可以去问问老师,帮助理解。然后等肖八肖四出来以后刷选择题、背大题。政治一定不要都堆在最后,否则背不完,最好能早点下手,选择题要多做一些。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基础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就买的同济的教材,当时把同济的教材看了一遍,我看了两遍,看完以后感觉对高数有了另外一种感觉。再就是大家都用的李永乐出的复习全书去年是粉皮的。我觉得大家复习数学的时候,复习全书不要急着做,因为基础都没打好,做起来是很费劲的,大家做复习全书的时候,也要自己稍微做做归纳与总结,因为我感觉这本书的知识点稍微有些碎。辅导书用的课本:高数、线代课本及配套的习题答案,同济七版高数,对应的习题答案可以用电子版。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成功通过六级考试,阅读能力尚可,从16年9月起开始备考。初期以朱伟的《恋练有词》为基石,反反复复研读了三次,随后涉猎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接着便进入了真题训练阶段,起初主要攻克2007年至2017年的试题,两轮下来,速度逐渐提升。在做题过程中,我认真记录笔记,以便找出不足之处。完成一轮后,第二轮复习变得游刃有余,若第一轮基础牢固,后续只需回顾之前记下的笔记来巩固未掌握的部分。作文部分我是临近尾声时专门集中练习的,大约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同时,在整个备考期间,切勿忽视词汇积累,我借助手机上的扇贝APP来辅助记忆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球物理测井,顾名思义,是凭测量井下岩石的各种物理特性来了解地下地质结构的一种技术。主要的测井参数包括电阻率、声波时差、密度、自然伽马等,这些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性等重要信息。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感理解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要深入理解各种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例如电磁场理论、声学传播理论等,这些都是解释测井数据的基础。掌握基本的地球物理模型,如双层模型、多层模型等,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复杂地层。
熟练运用测井仪器和数据分析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需熟悉各种测井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何操作并解读它们产生的数据。利用MATLAB或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更直观地理解地层特征。
再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学习地球物理测井的关键。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测井案例,需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比如识别油水界面、预测储层性质等。这就要求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多个学科的知识交叉应用,与地质学家、工程师等不同背景的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是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另一项宝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