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一个投资少、收益高的领域,我是在10月份之后才开始涉足的。对于政治学习,我的方法是参加辅导课程,配合大量练习选择题,以及在最后两周集中记忆肖八和肖四的大题。关键是要注意答题时思路的清晰度。由于起步较晚,我直接通过阅读并做选择题来学习,重点是要做大量的选择题,尤其是模拟试题,尽可能多地做,每天晚上从9点到11点半,至少完成两次《1000题》。由于大题的分数差异不大,所以主要精力应放在提高选择题得分上。大题部分不需要提前花大力气去背诵,最后两周全力以赴地背诵肖八和肖四即可。如果实在记不住,考试时可以根据题目内容合理发挥,关键是要写得充实且有条理。选择题的知识点我没有专门抽出时间去背,做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不必强求死记硬背,多听听老师的讲解,大脑自然会形成记忆。总的来说:1. 不必过早开始,九月之后开始就足够,而且尽量避免占用高效的学习时段(如早上和下午)。2. 大量练习选择题。3. 利用碎片时间听取选择题的相关知识点,有个大致印象就行,最后两周集中背诵肖八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近几年考研数学趋向弱化技巧,强化计算量,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最好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我必须坦白,我以前的英语水平相当有限,连续四年尝试四级考试都没能通过,你应该能想象那个程度。这或许也能给其他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一些鼓舞。从三月起,我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实际上直到五月底,我还在专注于背单词,每天大约160个,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再复习一遍。同时,我用张剑的黄皮书练习阅读,尽管错误率很高,但我仍坚持每天一篇,以保持语感。(顺便说一句,那时我还要应付四级考试和满满的校内课程,所以我尽可能地逃避那些非必要的课堂。)记住,学习英语需要毅力,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五月中旬,我开始做历年真题,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先从1997年至2004年的题目做起,这样到七月份左右,我就完成了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基础较弱,学习过程十分艰难。但幸运的是,七月份四级的成绩显示我没有白白努力,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四级。暑假之后,虽然仍然背单词,但所需时间明显减少,记忆也变得容易些,加上做阅读时积累的新词汇,看考研文章时感觉更明白了。在此分享一个小建议,当你做真题时,不妨准备一本笔记本,记下生词和优美的句子。这不仅能帮你掌握考研所需的5000多个高频词汇,还能为翻译和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时你可以开始做2005年至2013年的真题,如果你的精力允许,还可以增加训练量。我坚持每天一篇阅读,自己解析,自己翻译。做真题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能偷懒,并且要反复做,即使你知道答案,实际操作的感觉是不同的。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另外,得益于考研英语的持续努力,我甚至在下半年的六级考试中裸考过关了。虽然四六级和考研英语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仍有共通之处。不过,考研英语始终应是你的首要任务。)这些都是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采取的方法,因为我的英语真的很一般。如果你的英语基础较好,这部分内容可能并不适用,但或许能为那些基础较差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光学部分,需深入理解光的基本性质,包括波动性、粒子性和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对波动性,要掌握光波的描述方式,如波长、频率、相位等;对干涉和衍射,透镜、光栅和菲涅尔区的概念是基础,理解并能计算单缝、双缝干涉以及夫琅禾费衍射是关键;至于偏振,麦克斯韦方程和布儒斯特定律是核心,要学会分析和解释各种偏振现象。
是应用光学部分,这部分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技术实现。例如,光纤通信中的模式色散、衰减和非线性效应需有深入的理解;光学系统设计中,了解透镜成像原理,掌握薄透镜和厚透镜的成像公式,以及如何进行像差校正;在激光技术中,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增益介质、谐振腔的设计以及激光的产生和调控都是重要考点。
学习这些内容,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时,一定要动手做题,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对复杂的概念,凭画图或者建立模型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寻找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参观实验室,阅读相关科研论文,更好地理解光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团队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策略。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既互相解答疑惑,也能激发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定期自我测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有助于提升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