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上,应避免过早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免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每个人的學習策略和效率都有所差异,因此关键是按照个人的习惯来安排。不必盲目跟随他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对于政治学习,肖秀荣的资料是不错的选择,无论是阅读还是做题都很有用。我个人使用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感觉很详尽,有助于填补知识空白。实际上,我在八九月才开始正式备考,每天保持3至4小时的学习时间就已经足够。到了冲刺阶段,购入一本风中劲草,并且购买一些押题卷和全年的热点总结很有帮助。选择参考资料不必过于纠结,有些人可能会用红宝书等,但实际上,无论选用哪种资料,最后的成绩往往相差无几,大家都能取得相当的成效呢。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学习习惯是在阅读教科书之后再做习题。完成高等数学两本书的学习后,我会开始攻读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节的开头部分是对基础概念的回顾,这可以算作二次复习。这段时间主要专注于这本指南,耗时颇长。完成后,我又回归课本进行全面梳理。接着,我用历年真题来检验自己的水平,通常选择上午时段来做题,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部分也是在早上。我会在A4纸上写下答案,以保持试卷整洁。做完后,我会在错误的题目旁边标记答案页码,但不在真题上涂写,这样下次重做时能更专注。完成一套真题,检查答案,深入分析错误原因,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初次接触真题时觉得容易,却无法取得高分。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题目在复习指南中已见过,对我而言不再是新鲜题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心态过于轻松。做了十年的真题后,我开始了新一轮复习,再次浏览教科书和陈文灯的书籍,但这回速度快一些,因为有些内容我已经很熟悉了。遇到不解的题目,我喜欢查阅资料,如果还是不懂,我会请教老师。有时问题简单,老师的点拨就能让我豁然开朗,并且印象深刻。我认为这种方式比直接看答案更有益。由于我对考研的决心坚定,所以我从不给自己偷懒的理由。到了备考后期,当我几乎无法集中精力时,就会翻阅课堂笔记,仅关注解题思路,不做完整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英语我没多少经验可言,在英语上没花太多心思,不过要强调的是,阅读是大头,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说白了也需要你理解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然后复原文章。做阅读要严格控制时间,不管前期还是后期,我做完了两本阅读,大概两百篇的样子,可能题目的答案和你理解的不尽相同,和考研真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但是个人觉得阅读里的文章内容丰富,用词也很地道。要尽量理解每篇文章的大意,不要过分纠结一个词语的意思。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关键。机械原理中的“力”、“速度”、“加速度”、“运动副”等基础概念必须清晰,因后续的所有理论和计算都基于这些基础知识。我会凭阅读教材,结合实例,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掌握机构分析是核心。机构分析主要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要能熟练运用瞬心法、速度分析图解法、加速度分析图解法进行分析。这部分需大量练习,凭绘制图形,理解各部分的相对运动,逐步提高分析能力。
再者,动态设计和动力学问题也是重要考点。这就需掌握动量、动能、势能、达朗贝尔原理等,能够解决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对这类问题,我会选先从简单的力学模型开始,逐渐增加复杂性,不断挑战自我。
创新思维同样重要。机械原理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实践性的学科。需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比如设计一个新的机械装置或优化现有的机构。这就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强调的是复习策略。机械原理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所以复习时应形成知识网络,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