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如所有学长学姐所言,不宜过早开始,相信我真的不是骗人,这门课程的提分完全依靠最后几个月冲刺,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忆力跟不上,也不要开始的太早,最早暑假过半的时候开始。暑假期间我看了一小部分政治的内容,主要是在学其他课程累了的时候,开始随意翻肖秀荣那本《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然后做一点题练一下,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一下大概要考什么内容也就够了。真正开始复习应该是九月考纲出来以后,系统地对照着精讲精练看了考纲(就是用彩色笔圈圈花花看得很认真),然后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蒋中挺的冲刺卷选择部分,不过无奈个人政治素养不高,最终也没能拿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分数,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走在路上耳机里面放的是——风中劲草的音频!(这个真的有效,感觉特别洗脑)考场上我的政治卷子答得很满所有框框写的密不透风,生怕有所遗漏,以至于边上的小哥哥写完之后用惊恐的眼光看着我在最后五分钟把剩下的一点空白填满了。个人觉得就算答得不好老师多少会在心理上多点好感吧。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记单词是最基本的。我当时用的是绿皮乱序版,一共有50个list,我按照《17天突破GRE单词》里面的方法,将一个周期定为30天,按照记忆曲线每天看2-4个list。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不断重复。如果顺序记忆,可能每个单元记忆时间会间隔一个月甚至更长,这时,之前记过的单词有些根本记不得。但是这种方法一个周期实际等于每个list都看过十几遍。我用了五个周期,也就是五个月的时间来记单词,十月份开始就不用再看单词书了,因为这时会发现基本上阅读理解生词已经很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古代史,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领域,需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有深入的理解。我认为重点在于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理解各个朝代的主要特征和变革。比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繁荣,明清的社会转型等。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流变也要有深刻的认知。我建议使用权威的历史教材作为基础,配合阅读一些学者的研究论文,这样提升理解和深度。
中国近现代史则更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影响。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重点在于理解每个重大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例如,辛亥革命的意义,五四运动的精神,抗日战争的角色等。这部分的学习,除了教材,还凭阅读史料、传记和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来丰富视角和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读-思-练”是关键。“读”是要广泛阅读,不仅限于教科书,还要读各种参考书籍,甚至包括一些非学术性的历史读物,以增加知识广度。“思”是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练”则是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提高解题能力。
我还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整理出自有的笔记体系,帮助记忆和理解。我通常会把重要的知识点、事件、人物等整理成时间线或者概念图,这样既能理清脉络,又方便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