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成绩,我感到一丝惊喜,出乎意料地理想,呵呵,或许这就是峰回路转。那次之后,就算是正式涉足考研政治的学习了,只不过初期只是浅尝辄止。真正的关键时期应该是在考前的两个月左右,那时候我利用早晨、午睡醒来以及晚上时间来背诵。我在背些什么呢?起初是依赖辅导班提供的教材,但并未全部啃完,而是挑选了一本重点书籍,其他则作为补充材料。后期,我转而背诵真题预测集,并在临近考试的几天里,又匆匆回顾了一遍辅导班发放的讲义。记住,在政治备考中,你背诵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分数,没有背诵就注定失分,因此,背书是致胜的关键。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不好,先是看书打基础,然后做36讲上面对应的题目,等基础课结束了就买了1000题,然后开始强化复习,主要是专题突破,总结了很多技巧和方法,我都记在了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然后做1000题。但是一定要交叉做题,比如在看线代书时也要做一定量的高数。第二遍是从9月到10月底,除了上课,重复第一遍的过程,但这一遍要注意的是,不要走过场,不要自己感觉会就不动手,而且要把公示尽量的记全,平时想到就要默写一下,想不起来就要及时翻笔记,长此以往,效果非常显著。这一遍也要做标记,以前不会的现在会了的、忘记了的、想到新的方法的都要标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把大阅读两两拆开,中间加入翻译,这是为了便于在考场上科学用脑。连续读四篇大阅读,真的会吃不消(切莫高估自己)。而“英译中”的思路,毕竟有所不同,毕竟会运用到母语,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短暂的“休息”。下面我要讲到泛读了,再次提醒大家,这个方法要慎用,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我是因为自己亲身尝试,发现我用泛读的方法和精读的方法做大阅读,错误率持平。甚至于,泛读时错误率会低于精读,所以我才能在十分钟内做完一篇大阅读。其实考研阅读很奇怪,对于某些思维跳跃太大的人来说,精读反而是致命的伤害,在下便属于那类人。看的信息越多、读得越慢、题目分析得越细致,反而错得越离谱,甚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对于有一些人则不然。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涉及到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动手实践,凭编写代码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操作,这我对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也强调对算法的学习,如排序和搜索算法,这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
计算机网络则需理解TCP/IP五层模型,熟悉HTTP、FTP等协议,以及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我会凭阅读RFC文档来深入了解协议细节,并使用Wireshark等工具进行网络封包分析,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操作系统部分,我主要关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理解操作系统如何调度进程,如何分配内存,以及如何管理文件,对提升编程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会凭模拟实验和阅读源码来加深理解。
至于数据库,SQL语言的熟练运用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如ER模型、范式理论,以及索引、事务等高级概念。我经常进行数据库设计练习,以提高设计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系统的能力。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但我认为,无论哪个科目,理解和实践都是并行不悖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凭实际操作,真正内化为自有的技能。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盲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凭讨论和互相解答疑惑,能更快地进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共享资源,共同探讨,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