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底开始看大纲,但是看了一遍后觉得啥都没记住,后来就放弃了。然后一直没动过政治,大概11月底,开始重新看大纲,当然只看哲学那部分,因为这块最难需要理解。基本上考前两周才开始背诵。当时买了肖秀荣的背诵版和最后4套题。狂背了两周,把肖的东西背了4~5遍,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时候其他科目基本已经定型,但是政治提升的空间很大。最后情况还算乐观,我政治考的还可以,虽不是很高,但还算满意,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付出了很多。政治的话,无需准备太早,考研大纲下来在准备就可以了。首先是仔仔细细过大纲解析,每次看完一章用《肖秀荣1000题》练,1000题要多过几遍,没时间的话后期可以着重看错题。政治备考的关键就是要重视选择题,因为大题大家分数都差不多,而且后期各种押题出来了也就无需准备太早。复习过程中,要推荐一本书《风中劲草》,不过它出的比较晚,等到小草出了就可以丢下大纲了。然后小草的话至少过个三五遍吧,一边看一边还是要跟着1000题练。这样的话选择题到最后就轻松很多。 等到12月份,各种押题卷模拟题全部出来的时候,我基本上是见一套做一套,然后对答案。等到最后肖八肖四出来了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背了!尤其是肖四,大题要认认真真的背!由于政治没怎么下功夫,最后也考了这个分数我也真的是很欣慰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复习初期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4套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是王道!!!真题的话建议用“五步法”:第一步做题,第二步自己翻译阅读(写下来~),第三步结合解析分析题目,第四步对照自己的翻译,第五步摘抄词汇和句子以后记忆。这一遍下来基本俩小时就过去了,趁着美好的上午还有点尾巴看看专业课或者政治吧~(到后期速度会加快)总之,英语的复习贵在持之以恒,掌握章法,有持无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流体静压强、牛顿粘性定律、热量传递方式、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
公式推导和应用是化工原理的核心。例如,对连续流动系统,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方程;在传质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傅立叶定律和菲克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些都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
再者,实验知识也是化工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塔设备的操作、换热器的设计等。有机会的话,多参与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解化工原理会有很大帮助。
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非常重要。例如精馏、吸收、蒸发、干燥等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以及效率评估,都需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往往会在大题中出现,需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复习化工原理不能忽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凭做题,了解出题思路,熟悉考试形式,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