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只要认真学,就可以短时间提分的学科。由于开始的时间很晚,所以就看一章风中劲草的内容,做一章1000题的选择,建议大家不要这样,如果时间充足,还是好好看看红宝书吧。做完一遍之后,就开始认真理解每部分的知识点,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每部分复习的方法不一样,像近代史就很注重时间轴,马原很注重原理等等,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吧。冲刺阶段多做一些模拟题,肖,任,蒋等等。做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今年考试的热点,把不会的东西,知识点重新梳理一下,我一般会做笔记。考试前20天左右大家都开始背肖四,20天等等。我建议大家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在保证背的差不多的基础上,仔细梳理一下各部门可能考的知识点,做到百密不疏。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上,我会坚持每日一真题,再配以一套模拟试题。主要侧重于近段时间的真题,而模拟题部分,我选择了张宇的八套卷来实践,但只做了几套便停下了,因为模拟题难度较高,过多练习并不实际,如果有多余的时间,我会更倾向于回顾和记忆自己的笔记。到了冲刺阶段,一定要完成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在做八套卷时,我发现题目数量颇多,往往无法按时完成,所以当时间紧迫时,我可以专注于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浏览大题以了解当前命题的方向。
考研英语方面:
我选购的是《考研圣经》,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合订本的大部头,包含了厚厚的历年真题及解析;另一种则是每年一册的小册子,每册都涵盖了真题和解析。选择哪种取决于个人习惯,我倾向于做厚书,所以我只买了书籍,没买小册子。不过,如果你追求便携性,小册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市面上英语复习资料繁多,但我认为《黄皮书》的解析不如《考研圣经》详尽深入。如果你英语基础较好,《黄皮书》也可考虑。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考研圣经》更适合,因为它解析得十分详细。我大约做了三遍真题,第一次是不看答案独立完成,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由于平日要上班,我通常在周末的下午按考试时段做一套或两套真题。晚上我会核对答案,研读翻译解析,这部分非常重要。有人问考研背单词是否有用,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词汇量丰富,阅读理解怎能不解?关键在于掌握的词汇量和准确含义。我发现通过阅读理解记忆单词很有效,直接背单词虽然当时记住,但在阅读中碰到时却可能忘记其意。因此,每次做完真题,特别是阅读理解,我会找出不熟悉的单词,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反复查看,很快就能记住。英语学习需要不断重复,因为真题中的高频词汇很可能在后续考试中再次出现!务必牢记!此外,阅读理解要能逐句翻译,尤其面对复杂的长句,需要分段处理,通常是看到从句就从后往前译。起初可能会感到困难,但随着练习的增多,你会发现翻译长难句其实挺有趣的。我只购买了《考研圣经》,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买模拟题,精做真题就足够了,毕竟模拟题的难度和命题方向无法与真题相媲美。对于应届考生,若想尝试模拟题,少量使用无妨,但我不推荐过多依赖。在答题策略上,我先浏览所有题目,看完题目后,你就能大致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翻译部分,我集中精力反复做近几年的真题,最终基本解决了翻译难题。新题型要求提升解题速度,我觉得它相对阅读理解稍显简单,有时即使未完全理解全文,也可能全对,主要是测试上下文连贯性和整体语感。至于作文,我最后才着手准备,参考了王江涛的20篇必背,同时边背诵边总结小作文模板。我不太喜欢纯粹背诵,我喜欢结合自身理解去写,这样记忆更深。记忆力强的人可以直接背模板。对于大作文,我认为亲自动笔写作更有助于牢固记忆,单纯背诵效果可能一般。当然,重要词汇仍需熟记于心。英语真题务必动手做,多做几遍,深入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如AND、OR、NOT和NAND等,以及更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理解这些基本单元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的关键。例如,理解如何凭不同逻辑门的组合实现各种函数,或者如何设计计数器和寄存器等时序电路,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深入探讨的内容。
触发器和锁存器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构建顺序电路中的作用,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掌握DFF、JKFF、TFF和RSFF等不同类型触发器的特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状态机的设计和分析,无论是 Moore型还是Mealy型,都需有清晰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能力。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接口部分,比如ADC和DAC,也是重要考点。理解它们的工作机制,如量化和编码过程,以及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帮助更好地理解数字系统是如何与现实世界交互的。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有效的。除了课本知识,动手做实验是非常有益的。实验室提供了丰富的硬件资源,亲自搭建电路,观察其工作状态,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对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有很大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尝试参加一些电子设计竞赛,或者自己设计一些小项目,这将极大地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因它们往往能够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理解并掌握解题策略,比如如何快速识别问题类型,如何有效地应用已知知识点,这些都能在考试中节省大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