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其实大同小异,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第一遍是听完老师讲课(马原一定一定要听),然后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数学方面:
大概在做真题的时候,11月左右吧,张宇的八套卷出来了,个人觉得题目还是不错的,有些难但还没夸张到有些人说的超纲,我当初考研的时候看到宇哥微博下面好多小伙伴再抱怨说题目好难,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按照全真模拟的标准做了两遍,第一遍我是用铅笔做的,那个卷子留的白很多,第二遍我全擦了又做了一遍。整理常考的和自己不会的还有一些新颖的题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要做透真题,就算做了3遍还会错。第一遍生词字句,逐一排查不留死角。第二遍分析文章结构,翻译10篇左右。第三遍分析题目与答案,无论对错,都要给自己一个解释。独立思考,有能力放弃参考书解析。做对题目才是核心。阅读: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因为100分的考研英语四篇阅读就占到40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重让所有考研的同学不得不重视它,但是阅读的难度也是比较大,很多同学也是很头疼啊~作文,是在做第二遍真题时开始自己尝试的写作。当时自己就是无论写不写得出来都要写出来,目的是练习手感和临场感。大约自己写了7-8篇左右,后期就是准备的模板,融合了3-4个模板。因为自己之前练习过写作,所以作文这方面没怎么担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且理论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行为、决策理论、领导力、计划与控制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理解“管理”的定义,它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其相互关系。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帮助构建起对管理原理的整体框架。
对决策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需理解理性决策模型,也要了解有限理性和行为决策理论。尤其要关注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处理。凭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再者,组织行为部分需关注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的行为动态。比如,激励理论如何影响员工行为,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等。这部分理论知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领导力部分,要理解不同的领导风格,如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并探讨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学习如何评估和提升个人领导力也是重要的部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策略是关键。一是系统阅读教材,把握每个主题的核心观点;二是做笔记,将重要概念和理论用自有的语言重述,帮助记忆;三是定期回顾,凭制作思维导图或概念地图来巩固知识结构;四是参与小组讨论,凭交流深化理解;五是模拟试题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
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对管理实践的关注也很重要。阅读相关期刊文章,跟踪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研究,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能使理论学习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