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政治科目的学习上并未花费太多精力,但成绩还算理想。我从九月新学期开始正式复习,结合精讲精练材料来完成1000题,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习题。此时不必急于背诵,因为短期记忆很快就会消退,只需大致了解知识点。我通常以每1-2天攻克一章的速度前进,有些简单章节快速浏览即可,而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则需深入记忆。肖老先生会指出哪些章节是关键,我会根据他的指导进行学习。1000题完成后,我转向阅读《风中劲草》,它的知识点梳理得非常清晰,后期我主要依赖这本书。八套题出版后,我做了选择题,并浏览了主观题部分。可以说,1000题专攻选择题,而最后四套题则是为了解决主观题。考试前夕,我专心背诵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因为它们能确保你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有话可说。因此,我对肖老先生的这套方法深信不疑。
考研数学方面:
后期复习侧重于使用模拟试卷。虽然这些模拟卷的感觉并不十分出色,但真正关键的是真题!真题!真题!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了所有做错的题目和重要公式,考前两周我每天都背诵一次这些公式。接下来,我会重新审视全书并标记出重点,同时整理和概括全书的知识点及错误题目,不断修订和完善我的个人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的学习比较特殊,我不喜欢背单词书,所有的单词书不管多厚多薄从来没背过记不住。下载了一个背考研单词的APP,背累了玩会儿手机,欺骗自己还在学习。。哈哈,不过讲真,我感觉这样比背一厚本书有效率。英语主要靠阅读,阅读主要做真题,我真题都没做完,其实应该做上3.4遍的。复习过程中做真题的时候,最好按规定的考试时间来,我习惯一做一整套,对自己的阅读得分能力有一个比较准备的判断,然后仔细分析选错的选项,为什么会选错,在选错时犯了什么错误,实在理解不了的就别钻了,大家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总会不同,逼死强迫症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它涉及到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在复习时,我将这些大方向作为主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主题,我都力求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例如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等。
实践案例的学习至关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具体的实例来加深理解。我会搜集国内外的环保案例,如中国的雾霾治理、垃圾分类政策,或是国际上的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分析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施效果,以此来提高我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和技术部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强调技术的应用,如废物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内容不容忽视。我会尽量找到相关的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进行阅读,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
我还特别注重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维。环保问题复杂多样,往往没有绝对的答案。我学会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和环境效益的权衡,以及短期和长期效应的考虑。
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也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我通常会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做一次全面的复习和测试,确保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