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初期阶段极其关键,应注重思考而非急于求解答案。即使感到进度滞后,也不可仅仅为了追赶而忽略细节。务必细致地完成1000道题目,购买一本高质量的笔记本,每一题都要全神贯注地解答,并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个人的努力至关重要,初次接触时必须专心致志,尽管这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但后续的学习将会变得更为迅速且轻松。如果初学时敷衍了事,那么之后的学习只会越来越吃力,实际上这是在浪费更多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开学起,我才正式启动数学复习。直至七月中旬,我专注于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稳步前行,不宜急于求成,更不必与他人攀比进度,关键是要按部就班地巩固基础。数学科目至关重要,因为它能显著拉开分数差距。常听人说教材应精读,但我个人认为理解并掌握定理和例题就足够了,无需深究定理证明过程,那可能既耗时又偏离备考主线。复习全书应该至少过两遍,第一遍时每个题目都要尝试,即使一开始感到困难重重也无妨,这是正常现象。同时,应结合过去几年的真题类型来练习。真题需做两遍,尤其是近期的题目,值得深入钻研。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供需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市场类型以及福利经济学等。你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这些基本概念,例如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递减、成本-收益分析等。也要掌握市场的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并能分析其特征和行为。
熟悉模型构建和分析是关键。如消费者选理论中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理解它们如何决定了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再比如生产函数,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生产函数如何反映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对供求模型,不仅要理解单一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如何由供给和需求决定,还要学会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的重要方式。你找一些实际的经济事件,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比如,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上涨反销量增加?这就涉及到需求的价格弹性。凭这样的实践,你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数学工具的运用不可忽视。微观经济学中大量的优化问题需利用微积分来解决,所以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例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通常需用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微积分原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回顾笔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状的理解。做题则帮助你检验理解程度,发现盲点。推荐使用一些经典的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其深度和广度都很适合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