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七月份开始的,刚开始的时候是肖大大的精讲精练,看书的时候自己做框架,理结构,然后看一章呢对应着做一章的1000题,这样看完一遍书呢也就做完了一遍题。第二遍呢我就开始刷题了,直接做1000题,然后把错题用彩笔在精讲精练上标出来。第三遍呢,只是换一根彩笔,其他步骤同上。这样的话精讲精练上就有三种颜色的笔记,最后没时间的时候只看自己错过,不会的知识点就好了。政治我一直是跟着肖大大走得。1000题做差不多了,肖八也就该出来了,选择题要刷好几遍,掌握一下出题大方向,大题的话肖八可以不背的,多看看有个印象就行了。肖八差不多完了,肖四也就出来了,肖四那就都得掌握了,选择题大题都记得透透的就好啦。当然,如果你学有余力的话,风中劲草啊,蒋五啊,米鹏三套卷啊都可以参合着看看。除了精讲精练,肖四,肖八,还要买一下十一月份出的那些小本本,形势与政策啊实时热点呀也会考到的。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的学习资料,主要使用了《高等数学上下册》的第六版,来自同济;《线性代数》第五版,也是同济出版的;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浙江大学编著。核心参考资料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和《历年真题集》,建议反复研读。此外,曹显兵的《概率论复习讲义》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也很有价值。虽然我购买了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但由于时间限制未能深入阅读。还尝试了张宇的八套模拟试卷,但发现难度颇高。学习数学时,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因素至关重要。有些人可能天生对数学感到畏惧,我自己在大学时期的数学成绩也只是勉强过关。不过,只要你肯付出努力,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开始复习英语是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那时我先简单浏览了一遍绿皮书中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录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尽管初次接触并未记住太多。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后,我每天早晨用大约一个小时来背诵单词,通常涵盖3到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过的两个列表以及新学习的两个。初期可以适度减少量,之后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词汇既多又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而对于那些词汇量较少且易懂的部分则可迅速掌握。晚上临睡前,我会再次温习早上的词汇,时间长短不拘,只要完成记忆目标即可。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对单词的记忆时间,最多只用半小时,原因是增加了作文部分的学习,需要重新分配时间。关于记忆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至关重要。许多人会因个别难以记住的词而浪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这并不关乎你的记忆力好坏,面对困难的单词,适当地多投入些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确保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都牢记于心,因为在考研中,考题往往会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意义。人的记忆是呈衰减曲线的,所以需要通过反复复习来加深印象。因此,我选择每天滚动学习少量新词,同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汇,晚上再加以巩固,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效果良好。当然,如果你已经是英语高手,可以不必采纳这个建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它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等核心理论。例如,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基础,用于求解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掌握如何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关键。整数规划则适用于那些需取整数值的决策变量情况,其难度相对较大,但凭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掌握计算工具的应用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如使用LINGO、MATLAB等软件进行模型求解,能够快速得到最优解,也能帮助从大量数据中找出规律。对初学者,可能需花费时间去熟悉这些工具,但一旦熟练,它们将成为得力助手。
再者,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案例研究,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比如,在交通运输规划中,如何合理分配车辆路线以降低运营成本,或者如何设计物流网络以提高效率,这些都是运用运筹学的好例子。凭模拟这些场景,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团队合作和交流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不仅能深化自有的理解,也有助于开拓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