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时,我专攻文科,政史领域是我的拿手好戏,自恃基础扎实,未曾全面梳理过政治知识框架,结果却成为我在考试中的短板,令我追悔莫及。复习期间,我购买了全套肖秀荣的教材,但最终真正派上用场的唯有1000题和肖四、肖八。我执着地做了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重复三次,并精心整理出错题集来反复研读,然而面对实际考试的多项选择题,我还是标记了一串疑问的圆圈。起初,我对主观题感到极度焦虑,但肖老师的威力显现,只要熟记肖四中的大题答案,就能顺利应对考研政治的五个大题目,这让我在考场上倍感欣慰。因此,作为一名文科出身的学生,我对政治学习的两点建议是:1. 不可忽视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单纯刷题难以应对复杂的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2. 对于大题无需过分忧虑,考前两周专心背诵几遍肖四的大题就足够了,对于大题,肖老师绝对值得信赖!
考研英语方面:
对我这个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词汇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研英语并不仅仅要求记住单词的汉语释义,更要懂得如何运用。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一本《恋练有词》,它详细讲解了许多单词的实际应用,编写得很出色。不需要额外安排时间,只需在做题过程中实践,你就能逐渐掌握单词。词汇量丰富了,完形填空自然也会得心应手。在熟记两到三遍单词书后,我会把每五个单元的单词作为一次复习的内容。这样坚持下来,未来几个月每天用一小时就能复习一整组单词。千万不能让单词远离你的视线!一旦有一周没接触,那么恭喜,你又有了从头开始的机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基础,它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理论流派,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经典理论,再到布尔迪厄、吉登斯等现代理论家的观点。学习社会学理论,关键在于理解和比较不同理论的视角和解释力。我会建议你先通读各大家的主要著作,把握其核心观点,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现象中,进行批判性思考。制作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帮助理清理论间的关联和区别。
民族志经典是研究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它包括田野调查的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经典的民族志作品解读。对这个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比如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并能灵活运用到自有的研究设计中。阅读并分析经典民族志作品,如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等,不仅了解早期民族志的研究实践,也能提升理论洞察力和文本解析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定期做笔记,整理出每个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对民族志部分,尝试模拟撰写一份小型的田野报告,以此来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参加讨论小组或寻找研友,凭讨论和争论,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至于文献阅读,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要在备考期间大量阅读,入学后也要保持这种习惯。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理解和评价不同学者的观点,这会对你形成独立的学术见解非常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