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用的方法是先详细学习一次精讲精练,再浏览一次知识点提要,最后重复两次风中劲草的资料。完成精讲精练的部分耗时两个多月,需要合理规划时间,我在这方面稍显滞后。由于风中劲草还未发行,我在看完精讲精练后立即回顾了一次知识点提要。然后,我加速进度,在考试前一周完成了两轮风中劲草的学习。阅读时,尤其第一次,重点在于理解和消化,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必须理解并牢记。接下来的几次阅读侧重于记忆各个具体知识点。第四次则是为了巩固大的知识框架。这里分享一些策略:首先,边读边做笔记,迅速区分相似概念间的差异,并将它们记录下来,多次复习能加深印象。其次,阅读时需仔细辨别概念,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这类易混淆的术语,许多选择题正是通过文字细节来考验你的专注度。最后,重复阅读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因为政治科目中的填空题往往涉及众多细微知识点,建议至少读五遍以上。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下旬至九月底,将近两个月半的时间,我建议你们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这两本书任选其一,若是学有余力,可以两者兼顾。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复习材料中,挑选出优质的书籍能使你们的学习效率翻倍。这两本书详细阐述了考研的所有关键知识点,确保你们明确考试目标,避免无效努力。它们不仅帮助你们深入理解考试大纲,还在每个知识点后配以相关题型、例题和练习题,增强理解。
此外,《基础过关660》是一本很好的辅助教材,它侧重于概念检测,别小看了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些题目足以媲美大题。完成这本习题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你会发现不少题目与第一本复习全书相重叠,这两者的结合堪称理想搭档。然而,选择哪本书并不绝对,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学习方法。还有一本《陈文灯复习全书》,它的难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可以说是最需要重视的一门课。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是因为英语单科差两三分,只能调剂。英语我从3月份到考研一直没间断过,3月份开始到暑假前,英语基本就是只背单词,很多人背的是那本绿皮的乱序版,包括我一开始也是,不过我建议还是不用背这本,因为单词太多了,有些单词十几年都没出现过一次,根本不用背,最好去找下那些按历年出现频率排列的单词书,我后来找了本词汇书(具体名字忘了,不过这类书还是比较多的)把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单词都背了,基本就可以了。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不需要去做什么模拟题之类的,只要把真题弄透了,基本就没什么问题。至于英语其他版块,写作背大概十几篇范文够了,考试时一般能用上的。考试时我先写作文,在做翻译和阅读,完型我时间不够了,ABCD乱写的。。0.5分一个空,做对4个才够阅读一个选择题,花太多时间浪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结合地质学原理和工程技术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结构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地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基础地质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地层划分、岩石类型、构造地质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
工程地质图的阅读和解读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练掌握地质图的基本元素,如地形线、地质界线、岩性符号等,并能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用于判断场地的稳定性和预测可能的地质灾害。
再者,地质灾害及其防治也是重要的一环。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常有出现,了解其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帮助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风险评估。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一方面,深入研读教材,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和原理;另一方面,多做案例分析,凭实例来深化理解和应用。参考一些经典的工程地质报告,这样既能提升专业素养,也能你提前适应工程语言的表达方式。
定期进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你尝试做些历年试题或者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进行弥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价值。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不仅互相启发,还能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