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只需挤出一些闲暇,比如晚餐后,我便投身于政治学习,你也同样能抽出片刻,每日阅读半小时,大概能浏览一两章节。之后,可以尝试解答一下肖秀荣的一千题,大约二十多天,你便能大致过一遍三本书(思修部分除外)。我开始做题的时间有些迟,仅能在末尾阶段做了风中劲草的真题,但我不建议你做他的模拟题,题目量大且质量欠佳,专心做好一千题就足够了。我在十一月才开始接触习题,那时我觉得有点赶不及,因为我还没读完书。然而,真题务必得做,这是必要的。紧接着,我参加了冲刺课程,此后你的复习重心应该放在课堂内容上。我没有细读风中劲草的重点书籍,而是在最后关头熬夜匆匆翻阅,做完题后发现错误增多,于是决定不再继续。不过,他的强化班教材确实很有用,而且教师很可靠。随后,我开始一套接一套地做题,包括肖八、肖四、任四(这是任燕翔的)、常成的四套题,听说今年蒋中挺的题命中了不少,所以我推荐你也试试他的题。客观题要坚持做,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的室友到最后选择题得分都有十多分,因此在实际考试中,政治成绩还算理想。请记住,模拟题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依赖。
考研英语方面:
从十月开始复习作文,一开始看了点王江涛的作文,后来买了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本书,选话题自己写作文并按照范文进行修改,这样下来也能得到一篇比较规范的考研作文。剩下的任务就是背,我用自己的话写了大概十多篇大作文十篇左右小作文,后期一直在重复背诵这些自己写的文章。研究过真题你就会发现,很多年的考试题都是可以互相改编的,所以多选点话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再加上背诵,上考场以后你会觉得比较有底气。接下来的几个月也是反复记单词,做真题,用的资料不多,就是常见的那几本,但我觉得这些资料利用好了就OK。完形填空和翻译也是在做真题的时候练了练手,没有花格外的时间去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哲学概论是我深入探索哲学世界的入门课程。这门课主要涵盖了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比如存在、知识、道德、真理等基本问题的探讨。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即理性分析和批判反思。对每一个哲学观点,我都尝试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提出自有的疑问和见解。阅读经典的哲学原著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或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些都能帮助我直接接触哲学家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洞察力和深度。
中西哲学史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道家、儒家、法家等流派展现了东方智慧,西方哲学则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的存在主义,构建了丰富的思想体系。我在学习这部分时,会凭对比和联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发展脉络。例如,我会将孔子的"仁爱"理念与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进行比较,探究两种不同的伦理观。我会制作时间线,梳理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和他们的核心思想,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清晰地看到哲学的发展趋势。
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每次上课或自学后,我会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这有助于巩固记忆。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定期讨论和辩论,这种互动使我对哲学的理解更为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