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认为无需过早着手,我自己是从九月才开始的。主要参考资料是《风中劲草》,我先使用了上一年的版本,在九月底新版出来后立即更换。此外,我还购买了配套的《1000题》以及《肖秀荣1000题》。我的学习方法是将一张纸对折,一半列出知识点,转化为填空题形式,另一半则写下答案。复习时,我会遮住答案以自我检测,这种方法对提升选择题能力特别有效。我总共整理了四大本厚厚的笔记,每当完成一章节的学习,就会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1000题》,并记录错题。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繁琐,但我个人认为十分有益,因为它让选择题的知识点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对于辨别多项选择题中的误导选项特别有帮助。至于主观题部分,不必过于焦虑,十一月再开始背诵即可。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五道大题请务必熟记肖秀荣老师最后四套卷的内容,别的资料不必过多关注!
考研英语方面:
这是大多数考生的心头痛,大多数考生就卡到了这里,国家线没到,专业课考的再好也没用,所以特别强调广大研友,重视英语,3-4月份就该开始背单词了,单词每天都要背,一天不能落下,不能眼高手低,至于真题,这是必须的,至少要做5遍,摸透每个单词,每句话的意思,系统地掌握语法,都知道,考研单词有些看上去都认识,其实有好些别的意思,不可马虎大意,还有作文,自己准备几个模版,个人品质的,社会现象的,这都是必须的,不要去背膜不安全,千篇一律,作文分更是上不去,自己要有几个你自己喜欢且有文采的句子,给老师在无数卷子中眼前一亮,现在英语作文阅卷是好几个人一起阅,就是复阅,你的句子即使上一个老师没注意到,下个老师也会看到,所以如果你不会写也别胡写,老老实实也简单的也比胡写的分高,翻译长难句只能是平时多锻炼了,考研那题的分基本上折合后也是两三分,总之,这科要慎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综合”这个科目,它涵盖了广泛的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以及重要作家作品分析等内容。我建议先从宏观上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特征和社会背景,这需大量的阅读和笔记整理。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也很关键,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析,比如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定期做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梳理清晰,以便于复习。
关于“写作”,这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科目。我认为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多读、多写。阅读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写作则是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技巧的最佳途径。我会选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模仿练习,包括论文、评论、散文等,不断磨练自有的文字功底。每次写作后,我会认真反思,找出不足,再加以改进。可能的话,找个导师或者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交流和批阅,也能有效提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我会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几个段落,分别用来阅读、做笔记、写作和复习。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造成的疲劳。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复习,例如通勤时听相关的音频课程或阅读电子书。
保持对文学的热情和好奇心也是不可或缺的。热爱驱动深入研究,好奇心则能引领探索未知。在面对复杂的理论和繁复的作品时,保持一颗求知的心,你会发现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魅力。